缩略图

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的技术分析与训练策略

作者

庄晨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 202162

摘要:跳水运动是“难、稳、美”得结合,运动员完成动作在空中姿态控制就是“难、稳、美”最好的体现,也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空中姿态控制的关键因素,包括起跳技术、空中翻转与转体技术以及空中动作与打开入水的衔接技术。随后,提出了相应的训练策略,包括基础体能与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心理训练与调节技巧、技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训练以及比赛模拟与实战训练的安排。通过这些训练策略,运动员可以有效提高空中姿态控制能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跳水;空中姿态控制;技术分析

引言:跳水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要求极高的竞技体育项目。运动员在空中完成一系列翻腾和转体动作后,需要准确无误地完成入水动作,在整个过程中空中姿态都要标准、优美以获得裁判的高分。因此,空中姿态控制技术的掌握和训练策略的制定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影响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的关键技术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训练策略,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空中姿态控制能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影响空中姿态控制的关键因素

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既与其身体运动控制能力紧密相关,又与其起跳,空中翻腾及转体完成情况,力量使用情况及心理素质诸多要素相互交织。起跳动作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跳水员空中初始状态的好坏,并决定着运动员是否能保持适当的姿势,从而顺利完成随后的动作。运动员空中翻腾及转体技术非常关键,翻腾高度,转体速度及精准度等都将对空中姿态控制产生直接影响。运动员力量与柔韧性对姿态控制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当运动员保持一定的空中姿势后,较强的核心力量与身体柔韧性可以帮助运动员较好的进行姿态调整。再加上心理状态也是决定空中动作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常常影响运动员控制空中姿态,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有助于运动员高速旋转时稳定地完成动作和准确地进入水中。

2. 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的技术分析

2.1 起跳技术

起跳是否成功决定着运动员空中开始状态并影响着整体动作的完成。起跳过程中蹬腿发力至关重要,运动员起跳瞬间需充分刺激下肢爆发力,以快速蹬跳使身体快速脱离器械并腾空。这时运动员腿部、核心与上肢之间的协调性就显得格外重要,适当的力量分配既可以提供充分的起跳高度又可以保证正确的身体姿势。然后在起跳过程中上身动作幅度同样起到关键作用。起跳动作幅度太大会使运动员难以控制,幅度太小又会对空中翻腾、转体等动作造成影响。出色的起跳技术需要运动员准确地把握起跳上身动作幅度和蹬腿、带臂的力量速度,才能让身体保持一个稳定的空中姿势。起跳时的空中姿态同样十分重要,运动员需尽快地调整空中身体姿态,特别是在完成翻腾或者转体前,使身体协调流畅,以便能平稳地进入到后续连接动作的实施过程中。高水平跳水运动员一般都能在起跳一瞬间快速地把身体重心移向最利于姿态控制之处,以保证后续动作顺畅。

2.2 空中翻转与转体技术

空中翻腾和转体作为跳水技术的2个核心环节,对空中姿态稳定性和流畅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完成空中翻腾,需依靠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和灵活多变的身体控制能力。翻腾的起始一般是运动员在起跳之后经过身体姿态的连接而开始的,这一过程要求运动员迅速地通过身体弯曲与收紧动作来实现身体在适当速度与角度下的翻转。这要求运动员对身体姿态进行巧妙控制,并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旋转轴线等方式对翻转速度进行控制,以免因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身体失衡。准确的翻转技术既可以增加动作流畅性又可以为结束时后续打开入水做好充分的铺垫。转体又是跳水时要求高精确控制技术之一,特别对于复杂动作,转体的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转体开始动作通常是起跳结束后,以手臂迅速划动带动躯干和下肢协调旋转。转体过程中,运动员需借助核心力量和手臂摆动来产生旋转力以及在空中进行姿态调整,以保证转体平稳进行。转体时身体稳定性与转体速度之间需要维持一定平衡才能保证运动员在空中转体速度快、稳定性好,失误几率小。转体之所以难就难在它对于平衡与速度的准确要求上,任何一个不协调的动作或者错误都会造成姿势不稳而影响一个跳水动作的整体完成。

2.3 空中动作与打开入水的衔接技术

空中动作和打开入水衔接技术需要运动员完成一系列空中技术动作后有控制的顺利准确地进入水面。要完成好这一过程,关键是动作是否流畅,准确并随时能掌控调整身体姿态和动作。运动员需逐渐在空中调整姿态,保证翻腾、转体等动作结束后身体能以最适宜的角度与速度下水。为保证入水顺畅、角度垂直,需要打开前作好调整姿势工作,以保证身体手掌部分能先入水,一般采用双臂并拢,两臂贴紧身体的方法,身体垂直加紧,以降低入水时空气一并进入水中,反出水花。进入水下后运动员身体须马上做出反应完成水下动作,来化解动能和分散身体代人的部分空气,尽可能减少水花的溅起。另外,空中翻腾和打开入水的连接还要求运动员入水前要做一些微妙的身体姿态调整,比如头要稍低于水平线以确保平稳地冲破水面。对这一环节的调控需要运动员在空中反应快速、判断准确,协调合理的处理打开动作,这样入水时才能取得最佳的入水压水花效果。优秀跳水运动员往往对该环节技术有较多体会,因为跳水动作没有任何一跳是完全相同的,要能针对不同完成高度、速度、抛物线,及时对身体姿态进行灵活地调整,保证每次入水准确完美。

3. 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的训练策略

3.1 基础体能与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

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除了要靠熟练的技术外,还要有坚实的基础体能与专项素质作为支撑。跳水运动训练强度较大,对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要求极高,特别是对空中翻腾、转体及打开入水等动作的准确把控,所以综合、复杂的训练就成了重点。跳水运动员要有好的核心力量。在跳水动作过程中,核心肌群强度对于平衡性非常重要,运动员可以通过腹肌和腰肌的发力来调整空中姿态与角度,完成标准、舒展的动作。强化核心肌群可采用仰卧起坐、檑木举腿和平板支撑。在此基础上,柔韧性也是跳水运动员所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灵活、协调的肌肉能力能帮助运动员完成空中翻腾、转体等复杂动作,特别是对翻腾高度及角度的把控非常关键。此外跳水运动员爆发力训练不可忽视。跳跃是跳水项目中的开始动作,要求运动员起跳的一瞬间要迸发出巨大的能力,在起跳过程中得到较大动力,才能确保较好的空中高度与旋转速度。以发展爆发力为目标,可采用蹲跳,箱跳和短跑等锻炼方式来加强下肢力量和爆发能力。综合不同专项素质对跳水运动员体能训练应重视肌肉协调性与身体灵活性。运动员可通过组合训练来加强身体各部分的协同工作,使人体在空中保持较好的姿势和顺利地完成运动。所以,有计划地进行基础体能和专项素质训练,是增强空中姿态控制的根本。

3.2 心理训练与调节技巧

跳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运动员在空中面临着对时机、空间、角度的精确掌控,任何微小的心理波动都可能影响最终表现。因此,心理训练在跳水运动员的训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心理训练不仅能帮助运动员调整心态,提高比赛中的表现,还能增强他们对空中姿态的控制能力。心理调节技巧对于跳水运动员至关重要。运动员在起跳前和空中飞行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冷静的心态。心理调节技巧的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控制紧张情绪,克服恐惧心理,减少对失败的恐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常见的心理调节方法包括冥想、深呼吸以及正念训练。通过这些方法,运动员可以学会在比赛和训练中集中精力,放松身体,保持心态的稳定,避免负面情绪影响技术发挥。另外,跳水运动员还需要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应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例如,在空中完成翻转和转体时,运动员可能会遇到失误或动作不协调的情况,此时需要运动员迅速调整姿态,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影响入水表现。为此,跳水运动员可以通过心理模拟训练,不断在脑海中构建理想的跳水画面,预演各种情境,并在每次训练后进行回顾与分析。这样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压力环境下保持冷静和自信。

3.3 技术动作的分解与组合训练

为使空中姿态控制更加准确,在训练时对动作进行分解和组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分解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对每一个小环节都有较好的把握,增强了动作细致度与精准度。空中翻腾与转体作为跳水运动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训练中可通过对动作的分解逐渐提高运动员控制能力。如在空中翻腾训练中,可采用蹬地起跳之后,先练较简单的翻腾动作,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大翻腾幅度与速度等方法,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翻腾动作。通过这一分步式训练手段,使运动员能够逐步熟悉翻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掌握调节身体角度与姿态的技巧。

同时转体训练在空中姿态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转体技术是以控制身体旋转为核心,运动员通过调整肢体的划动改变转体速度和精度。训练中,运动员可通过空中转体过程中手臂位置调整,转体过程中重心控制以及转体结束时收控等分解动作。各动作细节不可忽视,运动员每次训练时均应注重微调以保证动作取得理想效果。组合训练就是把各分解动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技术动作。经过一系列的组合训练,运动员能够将空中的翻腾、转体和保持姿势等多种动作融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流畅的动作。

3.4 比赛模拟与实战训练的安排

跳水比赛的每一次出场都充满挑战,运动员需要将平时的训练成果转化为比赛中的表现。为了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比赛环境,提高空中姿态的控制能力,比赛模拟与实战训练成为训练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比赛模拟,运动员可以提前适应比赛的高压氛围,调整好心理状态,并提高对不同跳水动作的应对能力。比赛模拟训练应该尽可能地还原比赛环境,包括环境的嘈杂、裁判的评判标准、其他运动员的竞争等因素。在模拟中,运动员不仅要完成跳水动作,还需要提高应对赛场环境的能力。此时,运动员可以在训练中设置时间限制、模拟比赛中的突发情况,如设备问题或情绪波动等,从而提升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另外,实战训练的安排应该注重比赛的多样性,包括不同难度的动作训练、不同类型的比赛场景模拟等。每次训练后,教练应与运动员进行反思与总结,明确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逐步调整训练重点。

结束语:通过对跳水运动员空中姿态控制的技术分析与训练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中姿态控制技术的掌握和训练策略的制定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结合心理调节和比赛模拟,运动员可以有效提高空中姿态控制能力,从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章江.跳水运动员为啥每次跳完都冲澡[J].科学24小时,2024,(11):41-42.

[2]彭翠,王梦园,张可心.传播符号学视域下体育明星媒介形象的建构路径——以跳水运动员全红婵为例[J].海河传媒,2024,(04):31-37.

[3]朱涵.功能性训练对优秀男子跳水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D].南京体育学院,2024.

[4]陈思蕙,吴猛,何卫龙,张晓文.男子跳水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A]2024年国际竞技体育生物力学论坛暨第二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2024:3.

[5]付维维,马骁泽.浅析跳水运动员的选材要素[J].健与美,2024,(0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