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策略与并发症的预防综述

作者

雷丽 杨萍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本文旨在综述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策略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通过对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护理策略以及并发症预防的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提高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预后效果。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护理策略;并发症预防

一、引言

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胰腺炎发作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导致胰腺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对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策略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综述。

二、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酶激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引起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炎症反应则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氧化应激则加重胰腺组织损伤,促进病情恶化。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腹痛为持续性、剧烈性,常位于上腹部或左上腹部,可放射至背部。恶心、呕吐常伴随腹痛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胆汁。发热多由于炎症反应引起,体温可超过38℃。此外,患者还可出现低血压、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

(一)病理生理机制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胰腺内胰酶的异常激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微循环障碍等多个方面。

胰酶异常激活:胰腺炎的起始因素通常为胰酶在胰腺内的不正常激活。当胰酶原被激活后,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胰酶开始消化胰腺组织自身,导致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

炎症反应:胰酶异常激活后,会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系统,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炎症介质会进一步加重胰腺组织的损伤,并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氧化应激:在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也起着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会导致胰腺细胞内氧化剂和抗氧化剂之间的平衡失调,使胰腺细胞受到损伤。

微循环障碍: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内的微循环会发生障碍,导致胰腺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胰腺的损伤。

(二)临床表现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主要围绕腹痛、恶心、呕吐和全身炎症反应展开。

腹痛:腹痛是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持续性的上腹部或左上腹部疼痛,疼痛剧烈,可放射至背部。腹痛的严重程度与胰腺炎症的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

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也是胰腺炎的常见症状,通常与腹痛同时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严重时可出现咖啡渣样呕吐物。

全身炎症反应: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此外,患者还可出现低血压、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

其他表现:部分胰腺炎患者还可出现黄疸、腹胀、肠梗阻等其他症状。黄疸通常是由于胰腺炎症波及胆管所致,而腹胀和肠梗阻则可能是由于胰腺炎症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总之,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对于疑似胰腺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三、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策略

(一)疼痛管理

疼痛是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胰腺压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痉药等;采用非药物性镇痛方法,如热敷、按摩等。

(二)饮食护理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降低胰腺压力。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给予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刺激胰腺分泌。同时,患者应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三)心理护理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

(三)并发症预防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包括加强患者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感染;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征象;关注患者肝肾功能变化,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四、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并发症的预防

(一)感染预防

感染是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保持患者病房环境清洁、整洁;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征象。在感染预防领域,关键措施包括严格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触摸面部等。同时,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也至关重要,以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和免疫力低下者,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护目镜等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总之,感染预防需要个人、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休克预防

休克是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征象;遵医嘱给予患者补液、升压等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等支持治疗。

(四)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肝肾功能变化;遵医嘱给予患者保肝、护肾等治疗;及时发现并处理多器官功能衰竭征象。

五、结论

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策略与并发症的预防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加强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明, 李华. 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胰酶异常激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 31(15): 34-38.

[2] 王丽, 刘涛. 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J].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20, 20(3): 212-215.

[3] 陈伟, 张强. 氧化应激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5): 625-628.

[4] 李晓红, 赵刚. 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循环, 2021, 25(2): 1-4.

[5] 刘华, 黄海. 急性胰腺炎腹痛的特点与诊断[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1, 33(1): 56-58.

[6] 孙慧, 周华. 急性胰腺炎恶心呕吐的护理与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20, 35(10): 930-932.

[7] 赵云, 张伟. 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22): 82-84.

[8] 黄晓红, 李明. 急性胰腺炎并发黄疸的诊治体会[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2, 34(1): 65-67.

[9] 王刚, 刘军. 急性胰腺炎腹胀和肠梗阻的诊疗进展[J]. 腹部外科, 2021, 34(3): 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