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吴丽莎
厦门市海沧区新江中心小学
摘要:在当下的教育领域,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数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亦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以及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此来帮助小学生高质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下数学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探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施,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伴随时代的发展进步,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变革,在这其中,深度学习正逐步展现出其在教育创新中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层面,深度学习的落实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高效的学习路径,同时亦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结构性优化,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针对于此,探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尝试。
一、结构化教学概述
对于结构化教学而言,是教育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在根本上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进行重新定义。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摆脱主导者的身份,而是扮演一个精心策划者,利用具有高度组织化以及目标导向的方式,来构建出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探索以及有效学习的环境。基于此,就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有深刻理解与掌握,并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保证教学活动能够有序且高效地推进。它的核心在于不再单纯地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构建知识间的逻辑桥梁,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他们的心智中逐步构建起一个立体、连贯的知识体系框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需要,把复杂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拆解,使其转变为环环相扣的学习步骤以及模块,以此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在这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总的来讲,结构化教学是一种具有目标明确、逻辑清晰以及层次分明等特征的教学模式,并较为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设计与优化,强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以此来推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以及综合能力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同时更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重要教育实践。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和应用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也给结构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或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为背景,比如“环保主题日活动中,各类垃圾回收量的占比分析”。这样的背景设置既贴合实际,又能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然后提出开放性问题,如:“如果我们想要直观地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回收情况,哪种图表最能清晰地显示每种垃圾占总量的比例呢?”这样的问题直接指向“扇形统计图”的学习目的,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图表形式的适用场景。教师还可利用交互式软件或在线平台,创设一个可操作的虚拟环境,让学生能够动手输入数据,观察到条形图、折线图与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转换过程,直观感受扇形统计图在展示比例关系上的独特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模拟情境,如学生作为环保小组成员,需要向校董事会汇报垃圾分类数据,并基于数据提出改进建议[2]。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要制作扇形统计图,还要解释其背后的含义,作出基于数据的决策,这种情境下的学习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情境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引导他们反思在创设的不同情境中,扇形统计图为何成为最优选择或不适用的情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二)强化动手操作与实践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较为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这一特点,利用动手操作与实践来实施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例如,在教学
“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标有准确质量的小物品,如苹果、书本、一袋米、小砝码等,分别代表1克、10克、100克、1千克等不同质量单位。然后让学生轮流拿起这些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实际感知。比如,让学生比较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书的重量,体会100克与500克的区别。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包括天平、砝码和各种待测物品的工具包。任务是测量并记录每件物品的质量,如测量一袋小零食、一瓶水的质量。学生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记录测量结果,并在小组内分享各自发现,讨论哪些物品接近1千克,哪些更轻,比如几块巧克力加起来大约是100克等。另外也可组织一场“猜重量”比赛,展示一个未知重量的物品,让学生先估测其重量,再实际测量验证,最接近实际重量的小组获胜。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锻炼他们的估算能力。当教学快结束时,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些活动最有助于理解克和千克,他们在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理解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当然,教师也可设计“厨房称重”活动,让学生回家参与食物准备过程,比如测量一杯米是多少克,一桶油是多少克,将数学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化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更具趣味性以及高质高效,这为学生深化知识理解以及促进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孙谦,吴玉国.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观转变——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24,(03):63-68.
[2]马云鹏.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教育研究,2023,44(02):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