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式活动三聚焦策略

作者

何雅晴

广州市番禺区天誉小学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具备综合性,着重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使语文走向实践的一种新样态,它以素养为导向,通过设计驱动性任务问题,促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持续性的学习和探索。本文将基于新课标理念,将项目式学习与综合性学习融合,探究小学语文课堂综合性学习项目式活动应用策略,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实践过程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项目式活动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开始独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特色主题专栏,它以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以增强学生综合探究和实践探究为导向,这与项目式学习(PBL)所倡导的“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逐步建构核心知识”理念存在共通之处。从教育大局和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看,项目式学习与综合性学习融合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以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聚焦核心素养,将综合性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相融,和学生一起从真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迎接任务挑战,完成项目作品,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聚焦活动提示,确立核心知识

项目化学习的起点是确定核心知识。统编教科书在编排教材时不仅明确了综合性学习主题,还进行了活动提示,有效帮助我们确定核心知识。例如,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之前就专门设有“活动提示”:《短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启动阶段,要求学生从多种途径收集喜欢的诗歌,制作一个摘抄本;《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推进阶段,要求学生试着写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综合性学习”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根据需要整理资料,并通过合作编诗集、办诗歌朗诵会等方式展示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成果。由此可确定本次综合性学习核心知识:在搜集诗歌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意识,在朗诵中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弘扬“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聚焦语文要素,生发驱动问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指向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解决核心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而项目化学习通过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能将综合性学习中比较抽象的核心知识进行多元转化,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所处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二是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三是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为了将语文要素与驱动性问题转化。例如:班级将举办“拥抱春天”班级诗歌朗诵这一真实任务,同学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多渠道收集现代诗的资料进行摘抄,接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合作汇编成册,最后进行多样化创意展示。

在以上驱动性问题的转化设计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班级诗歌朗诵大赛”展示活动,这一情境是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有价值意义的真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真学习。同时,给学生出指了明晰的学习路径——先组成小组,再多渠道收集资料,接着迁移介绍诗歌,最后多样化展示学习成果,将单元语文要素巧妙融合,引发学生的真探究。

三、聚焦合作探究,开展实践活动

“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是穿插于本单元课文教学之中,因此,教师要开展教学活动中要整体把握,将启动、推进、展示贯穿与单元学习始终。

(一)收集诗歌,轻启诗歌。“收集诗歌”的任务目标是驱动学生海量阅读,拓展阅读思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推送微课,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期刊、书籍,借助网络等。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对于收集的现代诗进行分类,建立目录,注明作者和出处,引导学生学习收集资料的规范性方法。

(二)创编诗歌,放飞想象。在收集整理、归类诗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同时组织学生间进行诗歌续编,尝试自己写一写诗。此外,通过组织学生间的阅读交流,让学生不断获得自己最喜欢或者印象自身的作品,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体味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语用体验,提升核心素养。

(三)合作汇编,展示成果。合作编诗集是项目式学习第一次展示学习成果,在项目任务开启时,教师可以利用智慧云平台的微课,引导学生明确诗集的编排内容,包括收集的诗以及自己写的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各项目小组设计任务分工表,明确小组成员任务,并就诗集名字、封面设计理念、最大特色、收录情况等设计评价表,举办诗集展示会,让学生轮流参观各组的诗集,并进行评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喜爱。

(四)诗歌朗诵,提升素养。举办班级诗歌朗诵大赛是对学生合作编诗集任务的延续。在朗诵大赛前,教师可以在课堂播放名家朗诵的视频,组织学生欣赏讨论,让学生在师生交流评议中建立起对“表情、手势、感情”等朗诵要求的初步认识,共同制定诗歌朗诵评价标准。在朗诵时从声音、内容、感情、手势等方面对小组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深度交流中,不断发挥创造力,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项目化学习融合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以上导学策略让实践性学习真实地发生。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项目化学习全过程的经验,培养了合作意识,形成了实践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B].3-6.

[2]王红,李晓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化教学模式初探.[J]安徽:安徽教育科研,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