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光伏区环网通讯及测控装置分离改造

作者

张志冬 杨晓峰 唐凯 武宗玲 宋迪 包正巍

大唐哈密风电开发有限公司 839000

摘要:在光伏区环网的通讯系统中,汇流箱、逆变器及箱变的通讯集成关系密切。本文提出一种改造方案,通过在箱变测控装置中分离逆变器与汇流箱的通讯,再利用逆变器室内通讯装置将数据回传至集控室,改进了原有的通讯结构。通过这种分离与集成的改造,显著提高了系统的通讯可靠性,确保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监控。

关键词:光伏通讯;测控装置;通讯可靠性;通讯改造;环网结构

引言: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环网通讯系统的稳定性日益受到重视。现有的集成通讯方式常因设备间干扰而影响整体性能。本研究通过重新设计光伏区环网的通讯及测控结构,有效分离并重新集成关键设备,从而显著增强通讯可靠性,为光伏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这一改造,不仅提高了监控效率,也为未来光伏技术的优化和升级奠定了基础。

一、光伏区环网通讯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通讯结构的集成问题

光伏发电系统依赖于高效的通讯技术来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和系统的有效监控。在传统的光伏区环网通讯结构中,关键设备如汇流箱、逆变器及箱变通常在同一通讯装置内集成。这种集成方式虽然在表面上简化了系统的物理布局,减少了设备间的物理连接,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内部的通讯复杂性。由于各设备功能的密集集成,一旦单一设备发生故障或通讯延迟,便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设备间的电磁干扰

在光伏系统中,逆变器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中,尤其在高负荷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可以严重影响汇流箱的信号接收与处理能力【1】。汇流箱作为多个光伏面板的电流汇聚点,其稳定性对于整个系统的通讯至关重要。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失真或传输错误,不仅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还可能引发系统误操作,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风险。

(三)通讯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通讯故障在光伏系统中的影响不可小觑。由于汇流箱、逆变器和箱变之间的紧密集成,一旦出现通讯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环网的监控和控制系统瘫痪。例如,通讯中断会阻碍从汇流箱到集控室的数据传输,影响运营商对光伏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进而延迟故障响应时间,减少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输出。此外,长期的通讯不稳定也可能导致系统的寿命缩短,因为频繁的系统重启和故障处理会加剧设备的磨损。

二、通讯及测控装置分离改造方案

(一)独立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施

针对现有光伏系统中汇流箱与逆变器集成通讯的问题,本方案提出将逆变器的通讯模块独立出来。在逆变器室内设置专门的通讯装置,这一装置专门负责收集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并通过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如Modbus或OPC UA,直接将数据传输到集控室。这种独立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隔离电磁干扰,还允许逆变器在更广的频带上进行通讯,减少数据丢失并提高传输速度。同时,独立通讯模块可以根据逆变器的具体运行状况进行自我调整,比如在电磁干扰较高的环境下自动切换到更稳定的通讯频道。

(二)优化通讯协议与数据处理

在光伏区环网通讯系统的改造过程中,优化通讯协议和数据处理算法显得尤为关键。首先,通过引入高效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如前向错误校正(FEC)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数据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传输完整性。此外,逆变器通讯装置被集成了智能数据处理单元,该单元能在数据传输前进行深度预处理,包括数据的筛选、压缩和优化排序。这样的处理不仅有效减轻了集控室的数据处理压力,也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这种优化保证了通讯过程中数据的高效率传输和处理,极大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和通讯可靠性【2】。

(三)实施效果与系统集成

改造方案实施后,需要对通讯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在实际光伏发电环境中部署测试,可以监控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时效性,评估改造的实际效果。此外,为了确保通讯系统的高度集成与操作的简便性,改造方案还应考虑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例如,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确保新旧系统的无缝对接。

三、改造实施效果与评估

(一)模拟环境测试与初步结果

为确保通讯改造方案的有效性,首先在模拟环境中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这些测试主要聚焦于评估通讯误码率、数据延时及系统整体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系统表现,结果表明通讯改造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具体来说,通讯误码率平均降低了30%,这一改进减少了需要重传的数据量,显著提升了通讯质量。同时,数据延时也减少了约20%,这意味着信息从发出到被接收的时间缩短,增强了系统响应的迅速性和准确性。这些初步的测试结果不仅证实了改造方案的初步成功,还为进一步的系统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长期性能监测与系统优化

在模拟测试提供了初步肯定之后,改造系统进入了实际运行环境的长期性能监测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控工具,实时收集运行数据,监控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表现。这种长期的数据收集有助于识别任何未在模拟测试中显现的问题,并对通讯策略和设备配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3】。例如,根据实际数据调整通讯频道的分配,或优化数据压缩算法以适应特定的通讯环境。通过这些持续的优化活动,不仅可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还能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逐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活动最终确保了通讯系统改造的最终目标——提升光伏区环网通讯的可靠性和效率——得以实现,并为将来类似系统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结语:

本文针对光伏区环网通讯系统中存在的通讯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讯及测控装置的分离改造方案。通过将逆变器与汇流箱的通讯分离,并引入独立的通讯装置,有效避免了设备间的电磁干扰,显著提高了通讯的可靠性。实验与实际应用表明,此改造方案不仅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研究的成功实施,为解决类似的工业通讯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和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玮.分布式光伏区无线通讯方案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2):18-19.

[2]崔世辉,张欣鹏,王琨.光伏电站场区通讯故障诊断与处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1):74-75.

[3]刘成印,王雪琪,葛天孝.微机远程测控系统通讯控制机的可靠性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21,(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