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排查及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

张仁强

620403198909080018

摘要:本文以绿色建筑工程为视角,探讨了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排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首先,对绿色施工视域下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监测、运用新型环保材料和固体废弃物全循环管理等方面。其次,提出了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包括加强现场安全监测、推广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实施固体废弃物的全循环管理。最后,总结了绿色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排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危险源排查、安全管理、环保材料、固体废弃物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工程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绿色施工视域下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排查方法

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排查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环保的关键步骤之一。在绿色施工视域下,排查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建立全面的危险源清单是排查的基础。根据绿色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高空坠落、电气触电、机械伤害、化学品污染、粉尘污染等。通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评估,确定每种危险源的潜在风险程度和可能影响范围。其次,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危险源识别和监测。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危险源识别和监测的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提高排查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专门的安全巡查组织和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并及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高风险区域,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施工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2. 绿色施工视域下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要点

2.1 施工现场安全监测

在绿色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安全监测是确保安全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发现安全隐患,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首先,建立安全监测系统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因素。这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施工工艺安全等方面。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全面分析和评估,确定监测的重点和监测指标,明确监测的目标和范围。其次,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是关键。现代化技术手段如无人机、传感器网络、监控摄像头等,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多角度、全方位监测。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数据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另外,建立起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机制也是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系统采集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从而形成可操作的安全管理意见和建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预警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机构和管理制度也是确保安全监测有效运行的关键。组建专门的安全监测团队,配备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监测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和异常情况。同时,建立安全监测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监测工作有序进行。

2.2 运用新型环保材料

推广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是绿色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策略之一,对于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型环保材料以其低碳、可再生、资源节约等特点,为建筑工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首先,新型环保材料的推广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资源的消耗。传统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而新型环保材料如生物质材料、再生建材等具有可再生性和循环利用性,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可以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新型环保材料的生产过程更加清洁和环保,可以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保护生态环境。此外,新型环保材料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绿色性能。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吸音、防火等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同时,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还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居住者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

2.3 固体废弃物全循环管理

固体废弃物的全循环管理在绿色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有效管理和利用废弃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首先,全循环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理机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繁多,包括建筑垃圾、装修废料、废水等。因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分类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分拣和储存,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奠定基础。其次,全循环管理要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采用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如建筑废弃物可以用于再生建材的生产,装修废料可以加工成再生纤维板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废弃物处理的成本,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另外,全循环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对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实现循环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目标。例如,建筑工程中的废水可以通过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后再利用,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绿色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排查及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推广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和实施固体废弃物的全循环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矿山采动突水危险源划分与致灾危险性评价研究[J]. 李鑫;孙亚军;徐智敏;陈歌.煤炭工程,2023(09)

[2]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水闸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系统设计[J]. 刘永强;朱斌;任海文;徐超宇;伏仲明.水电能源科学,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