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潘琼
江苏省苏州市八一小学校 215008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逐级落实,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探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大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必定会造成课堂效率的下降。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单元整体规划,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构,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尝试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一、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学习任务群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以任务为驱动,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则是将教学内容按照单元进行整体规划,注重单元内各篇目的联系和整合,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和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整体规划:教师需要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各篇目的教学重点。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单元主题和各篇目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强化实践活动: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低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对外界充满新奇,单一的教师授课的方式无法满足此时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情境化的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的课堂理念,唯有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一切为学生而服务,教师做的就是组织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中获得新知识。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统领教学资源:各类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备课前充分利用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梳理出本单元任务中需要的部分,进而统领整合起来。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引入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如相关的绘本、儿童文学作品的电子书等。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不同的地域风光”为主题,主要以《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和《葡萄沟》四篇课文为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大单元的整体设计。
整合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这四篇课文进行有机整合和重新编排。例如,以《古诗二首》作为课程的开篇,让学生们在年幼的心灵中深深烙印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感受人生哲理和民族性格的独特魅力。接下来,可以引入其他课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表达,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黄山奇石》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姿态各异、趣味横生的奇石、怪石,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日月潭》描写了日月潭不同时间的美景;《葡萄沟》一文,作者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句展开,借物抒情,不仅描写了那里最好的葡萄,还描写了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语文园地里的几项内容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积累与拓展,认识火车票、写留言条、画家乡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在学好课文知识的同时,要联系生活、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时引导点拨、拓展思维、丰富想象。
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小小导游员”贯穿这个单元,《黄山奇石》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块奇石进行介绍和讲解,要求用课文中的话,但不能是读书背书的调子,要自然地说话,并说出这块奇石的奇特之处。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首先要了解四块奇石的特点,在学习“仙桃石”时,教师可通过出示图片、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应着完成填空,然后对着图片和关键词练说,并试着背诵。随后用背诵“仙桃石”的方法,试着把“猴子观海”背出来。文中具体介绍了4块奇石,同桌之间绘声绘色地介绍,再选两位学生上来介绍。接下来增加难度,出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奇石图片,任选一幅用“好像”“真像”进行说话练习。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深化对图片上奇石的探究,充分发挥想象力,深入阐述学生们所认为的奇石与其相似物的相似之处。同时,强调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以充分体现奇石的独特魅力。在探讨日月潭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生动地介绍日月潭。学生们首先在小组内进行练习,然后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同时提醒学生,讲解时应遵循地理位置、来历和秀美风光这一逻辑顺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条理性。随后让学生仿照《日月潭》第3、第4自然段,也来试着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在学到《葡萄沟》时,让学生争当小导游讲一讲“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里呢?为了降低难度,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出示:那里盛产水果—— 葡萄种在—— 收下的葡萄—— ,各小组任选前三个自然段中的一段,加上最后一句话说一说,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再分组在班级汇报。联系生活说一说,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某某(特产)也很有名,你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提示:仿照书中句式“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鼓励学生连着说。
《古诗二首》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美景,再次,拓展阅读《山行》这首诗。“风光诗歌朗诵会”可以让学生朗诵与不同自然风光相关的诗歌或散文等文学作品。“写留言条”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时候会用到留言条,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给别人留言,请学生们用好留言条,做到把事情说清楚,格式要正确。
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组员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教师在评价前就要设计好评价量表和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实践活动的有趣,在充满情境化的活动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评价要及时、客观,评价的最终目的作用于语文教学,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让评价从教学实践中来,服务于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难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易进.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及教学体现[J].小学语文,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