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烟叶结构优化配套栽培技术
李发勇
昭通市烟草公司大关县分公司 云南省昭通市 657400
1. 烤烟烟叶结构优化内涵
烤烟烟叶结构优化就是通过采取科学栽培管理措施对烟株生长发育进行调控,以实现烟叶产量、品质和部位分布的最优配置。在外观方面,烟叶结构优化要体现在各个部位烟叶尺寸均一,叶形舒展、厚薄适中,成熟度一致,无明显病斑、虫洞及机械损伤等缺陷;在内在品质方面,烟叶中糖碱比和氮碱比与其他化学成分协调一致,香气物质丰富协调,燃烧性良好;就产量构成而言,中上部优质烟叶所占比重显著增加,达到工业生产所需的优质原料标准,而低次烟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2. 优化烟叶结构配套技术
2.1 品种的选择和布局
品种在烟叶结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烟株生长特性,烟叶形态及质量等在各品种间均有差异。应选用株型紧凑,叶分均匀,抗逆性较强,中上部烟叶较好发育的类型,例如云烟系列和湘烟等优良品种。
2.2 培育壮苗打好结构基础
壮苗是保证烟株生长健壮,优化烟叶结构的先决条件。通过漂浮育苗或者托盘育苗等技术培育出根系发达,茎粗叶展的壮苗。育苗基质是由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照一定的配比调配而成,确保基质松散透气,保水保肥。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苗床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出苗前,苗床温度应维持在 28-30∘ C,以促进种子快速萌发、整齐出苗;出苗后至成苗前,温度需控制在 20-25∘ C,避免幼苗徒长或生长迟缓,相对湿度应在 70%-80% 之间,以防止幼苗过度生长或老化。
2.3 合理移栽,改善群体结构
移栽密度及行株距对烟株群体结构及通风透光条件有直接影响,从而对烟叶生长产生影响。根据植物的品种特点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来决定移栽的密度,通常每亩土地上应种植 1100-1200 株烟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应在 1.1-1.2m 之间,而株与株之间的距离应在 0.5-0.6m 范围内。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区域,建议进行适量的稀植,每亩土地上应种植 1100-1200 株烟苗,以防止植株群体过大,从而避免中下部叶片受到光照不足和病害的滋生;在肥力不足的土地上,适当地进行密集种植,每一亩地应种植 1200-1300 株烟苗,以提升光能的使用效率。移栽的时间要避免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选地温稳定在 12∘ ° C 以上的季节,以多云或黄昏移栽为好,以降低幼苗蒸腾失水的程度,保证烟株早生、快发、长势均匀。插秧时要带土,以免伤根,移栽后要及时浇好定根水。
2.4 科学施肥调节烟叶发育
为了调整烟叶的结构,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合理地组合氮、磷、钾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株的生长速度和养分的积累。根据“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策略,氮肥的使用量是基于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特性来决定的。通常每亩土地应施用纯氮 5-7kg. 其中基础肥料中的氮应占总氮的 50%-60% ,而追加肥料中的氮应占 40%-50% 。确保氮、磷、钾的比例维持在1:1-1.5:2-3 的范围内,并同时增加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的摄入,以防止因缺乏这些元素导致烟叶生长受阻。主要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础肥料,这些肥料占据了总施肥量的 60%-70% ,并均匀地施加在耕作层中;在移栽后的20-30 天内,应完成追肥,主要使用钾肥,并结合中耕培土的方法,以促进烟叶的成熟和品质的形成。
2.5 水分管理与烟叶生长协调一致
水分对烟株生长及烟叶发育有显着影响,各生育期需水量不一。在植物移栽到团棵阶段时,应确保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促进根系和茎叶的健康成长。土壤的含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的 60%-70% 。如果在这一阶段遭遇干旱,应立即进行灌溉,以防止烟草植株的生长停滞;在旺长期,烟苗对水的需求量很大,需要维持田间的持水量在 70% -80% 之间,以确保烟株能够快速成长。在这个时期,缺水会使叶片变得更小、更薄,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在烟叶的成熟阶段,适当地控制水分,使土壤的水分含量下降到 60%-65% ,这有助于烟叶的成熟和其内部成分的转化,同时避免因水分过多而导致上层叶片过于早熟。
2.6 打顶抹杈、塑造合理株型
打顶抹杈可以有效地调整烟株养分分配、控制株高、叶片数量、塑造合理的株型。打顶的时间视烟株长势而定,通常在现蕾以后和中心花盛开之前,具体可以观察烟株上部叶片尺寸,以上部倒数第三片叶长至正常叶片三分之二大小时打顶比较合适。确保保留的叶片数量在 18-22 片之间,这样可以为各个部位的叶片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打顶太早容易造成叶片过大,打得太晚上部叶长势不充分。打顶之后及时抹去腋芽可以使用人工抹芽或者化学抑芽剂,人工抹芽应该在腋芽长到 2-3cm 的时候进行,化学抑芽剂可以选择氟节胺之类的,按说明书的浓度喷洒,以降低养分的消耗和促进叶片的全面发育。合理打顶抹杈可以使烟株营养集中地供给叶片,以免上部叶太小或中下部叶不发达。
3. 烟叶结构优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烟叶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是有的种植户由于施肥不当和氮肥施入量过大造成上部叶厚度过大,化学成分失调,或者钾肥的缺乏影响了烟叶的燃烧性,而不合理的施肥时期和过迟的追肥又造成烟叶贪青;二是打顶时间与留叶数不尽合理,留叶太多造成叶片太小,留叶太少造成上部叶太大,有的种植户打顶时间太晚,上部叶没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多采用粗放的水分管理,旺长时期干旱造成中下部叶片发育不全,或者成熟期失水过多、上部叶片成熟度较差;多风地区品种选择和本地环境不相适应,造成烟叶结构不够理想,例如多风地区栽植株型较高品种容易发生倒伏,影响烟叶发育;多采不适时,成熟度掌握不好,早采造成烟叶不成熟,太迟采又会使烟叶太熟而影响烟叶结构协调。
3.2 应对的措施
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是加强施肥指导、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开展土壤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编制个性化施肥方案等,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引导种植户把握正确施肥时期与施肥方法;对打顶抹杈作业进行了规范,并通过组织现场培训班、针对品种特性、烟株长势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打顶时间及留叶数、印发操作手册等方式提升种植户的作业水平;大力推广精准灌溉技术、安装土壤墒情监测设备、依据土壤墒情及烟株生育期要求合理补水、建设干旱地区蓄水池等措施保障灌溉水源。
结束语
优化烤烟烟叶结构是促进烟叶质量与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而配套栽培技术对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科学选种,培育壮苗,合理移栽,精准施肥,科学水分管理以及规范打顶抹杈,可有效地调节烟叶结构,使烟叶各部份配比和谐,质量良好。面对目前技术应用不足的现状,需要加大技术推广与培训力度,促进种植户科学种植。
参考文献
[1] 高福宏,詹莜国 . 不同综合抗旱技术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比较 [J]. 我国农学通报,2012(13).
[2] 熊茂荣 , 吴霞 . 黔南惠水山地烤烟栽培调控技术研究 [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