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 背景下行之有效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作者

费荷花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中学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在“双减” 政策下设计行之有效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化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遵循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等,去实现基础巩固类作业的达标、实验探究类作业的提升、素养提升类作业的落实、社会实践类作业的锻炼。

【关键词】“双减”   化学作业  作业设计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正在面临着新的使命和挑战。本文将从“双减”政策的背景出发,探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背景分析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最关键的教学手段。因此,如何在“双减” 政策下设计行之有效的初中化学作业,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二、原则与策略

既要做到减少作业量,又要巩固所教内容,如何设计“少而精”的作业成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必须要研究的课题。行之有效的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对于“双减” 的落实至关重要,以下是作者总结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一)遵循目标性原则,实现基础巩固类作业的达标

“作业设计”是依据一定的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难度、类型、时间等进行统筹思考的过程。初中化学是中考科目,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的作业前,都应该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去设计,严格遵循目标性原则,详尽地去设计基础巩固类作业,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达标训练。

[例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相关作业设计

如图1是对氧气制取方法的梳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图1中A、B、C所示的方法能够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反应物中都含有       

(2) 用方法D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的方法是     (填字母),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 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理由是             ,若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最好选用      (填字母)。如果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理由是               ;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               。

[简析]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上册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明确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根据目标性原则有针对性地去设计作业。上述例题中不仅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元素观,还训练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满方法等。通过这个作业,学生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实现基础巩固类作业的达标。

(二)遵循层次性原则,实现实验探究类作业的提升

初中化学作业除了要巩固课堂基础知识,强化化学基本知识点,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升训练。因此化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实验探究类作业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题型,化学教师在分层设计作业时要重视实验原理、思维、方法、技能的训练,让普通学生能用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优生能用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方法去解决一些难点。

[例题2]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探究相关作业设计

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有一种餐具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小组对这种餐具的组成元素进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这种餐具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这种餐具由碳、氢元素组成。

猜想2:这种餐具由            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 硫酸铜粉末吸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实验验证】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餐具样品少许,按图连接各仪器,开始实验……

【解释与结论】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根据        现象,可证明这种餐具中含有氢元素,根据         现象,可证明这种餐具中含有碳元素。

(3) 实验过程中通氮气的作用是                 。

【评价与改进】小组内有同学指出餐具样品可能未完全燃烧,产物为CO、CO2和H2O的混合物,从而影响对其组成元素的测定,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

[简析]例题2作业设计时完全遵循了层次性原则,第一空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则,第二空考查双氧水分解的方程式,这两空是在实验探究中较为简单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第三、四空考查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关系,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够答对。第五、第六空是需要对整个实验探究流程分析前因后果,并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才能答对的。所以此题让大部分学生学会了用基本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也让学优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实现了实验探究类作业的提升。

(三)遵循应用性原则,实现素养提升类作业的落实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应用性原则,设计一些情境作业,让学生在完成化学作业的同时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以主题作业为主,凸显化学观念与学科思维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例题3]燃烧相关作业设计

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加以运用。请根据燃烧相关知识,回答下来问题:

(1)如果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

(2)化石燃料中的天然气已成为城乡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你认为正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燃气灶的      (填“上方”或“下方”),请说明理由                。

[简析]燃烧是初中化学比较简单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对于本课时的作业并不是只需要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还需要学生学会应用,能用书本上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化学教学最根本的使命。本例题设计遵循应用性原则,除了参考了灭火的方法,还训练了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天然气和空气的密度,去判断燃气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因此,此类题目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

(四)遵循多样性原则,实现社会实践类作业的锻炼

作业不一定是书面纸笔作业,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除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还是可以布置社会实践类作业,社会实践类作业综合性比较强,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以查阅资料、网络调查、社会调查、家庭小实验、校内学科课程拓展等为主,凸显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统一。

【例题4】水垢的主要成分及性质作业设计

学习了碳酸盐后,我们知道开水壶或者热水瓶内水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请回家动手试一试,用温热的食醋去浸泡清洗。

1.注意观察浸泡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原理是什么?

2.注意思考铝壶内的水垢能不能长时间用温热的食醋浸泡清洗?为什么?

[简析]在多钟多样的作业中,学生最喜欢做的当是小实验了。此题是在学习了碳酸盐的性质之后,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考查了碳酸盐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两个知识点。但此类作业的功能远不止是简单的考查化学知识点,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平时的作业设计中还可以布置自制叶脉书签、自制指示剂、上下沉浮的鸡蛋等家庭小实验,去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此外,还可以设计如书写环境保护的小论文,调查所在地区与化学有关的生产活动等类似的作业,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作业是检测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主要手段。作业设计的类型、层次都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好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对作业设计原则、策略等理论知识的了解与研究能使课堂教学成果得到更好的实现。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才能进一步落实“双减” ,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练文兴.“双减” 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单元设计的创新性[J].天津教育,2022(24):97-99

[2]李建平.“双减” 背景下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3):79-80

[3]史育萌.“双减” 背景下初中化学纸笔书面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与学,2022(18):20-24

[4]周广 曹红梅.“双减” 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形式研究[J].化学教与学,2022(13):27-29

[5]郎吉甲.“双减” 背景下初中化学优化作业设计的对策[J]. 中学课程辅导,2022(13):117-119

[6]李小兵.“双减” 下如何做好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加减法"[J].天津教育,2022(1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