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

马植

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1

引言

如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科技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甚至决定着一个行业、单位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的必要手段,有助于推动企业改革与创新。基于该背景,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也急需优化升级。传统纪检监察方式受人员专业能力、经验储备影响,无法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背景需求。因此,需要结合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有效整合新技术,创新理念,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一、数字化转型与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概述

(一)国企数字化转型

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技术全面发展,各行各业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决定着一个单位、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1]。对国有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决定着其实测竞争力,是国企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国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方案。比如,国企开始深入探索智能制造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优化。在企业的监察、管理环节,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入探索企业风险。

(二)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源动力,其发展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同时与社会稳定、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国企掌握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其整体廉洁水平,关系到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同时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纪检监察工作尤为重要。具体来讲,纪检监察工作是维护企业合规经营、保障国家利益的重要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对企业内部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可及时发现不当行为,防范腐败风险,提升企业整体治理水平。同时,纪检监察工作将助力国企建立廉洁的企业文化。在反腐倡廉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国企员工的道德教育,强化纪律约束,进而增强员工责任感,提升团队使命感,督促国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国际竞争加剧,国企需要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整个过程中,纪检监察工作将为企业提供必要支持,助力企业进行制度建设,优化经营管理流程,推动国企高质量转型发展。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有助于国企经营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2]。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安全风险加剧

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所有业务都将依赖信息技术,形成数据管理模式,信息安全风险随之增加。企业面临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安全风险,导致信息资产、敏感数据受威胁。对国企来说,发生信息安全事件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影响到企业信誉。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讲,部分国企的信息安全防护投入不足,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应急响应机制缺失,导致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3]。

(二)数据处理能力不足

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大量数据储备,用以分析各种风险。但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数据平台建设不到位,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足。具体来讲,国企缺少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纪检监察部门面对大量数据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整理、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同时,目前很多国企相关数据来源分散,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无法发挥整体数据价值[4]。受此影响,纪检监察工作无法基于准确的数据进行决策,影响违规行为发现和处理效果。

(三)传统监察方式的局限性

目前,国企纪检监察方式主要以人工审核、经验判断为主,显然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环境,以及快速变化信息源,纪检监察部门的监控手段无法实现实时、全面监督。并且,以人为主导的监督方式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出现遗漏和错误判断的风险较大。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需要探索新的监察模式,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强化数据分析工具,但目前在技术引入和方式创新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尤其部分纪检监察人员无法突破传统模式局限,不能与时俱进,影响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优化创新。

(四)技术人才短缺与技能缺口

如今国企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制约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升级。部分国有企业在引进、培养具备数字技术背景的人才方面缺少足够的技术资源,同时相关经验不足,影响新技术在监察工作中的应用。同时,现有员工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并且,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对相关执行人员的综合要求较高,一方面要足够熟悉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内容,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懂得利用现代技术创新纪检监察工作。但目前部分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无法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影响整个企业纪检监察机制的优化创新。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大数据分析提升决策科学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大数据成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非常重要的依据。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基于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深入挖掘各种违纪违法风险,并剖析违规行为规律。以此为基础,在国企人员培训、管理监督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防控风险。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识别高风险领域,找到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另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业务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更早介入处理手段。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可大幅度提高监督工作效率,让纪检监察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因此,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推动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实现现代化,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国企发展背景。

(二)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化监察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新的动力。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支持下,国企纪检部门可对大量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辅助相关人员进行风险分析。比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快速识别各种违规行为,评估异常问题,大幅提高监督效率[5]。同时,建立智能化监察系统,系统可持续学习,不断迭代优化,在持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提升风险识别防控能力。为此,可以极大减轻纪检监察部门人工审核压力,让监察工作更精准,更高效。另外,可以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支持下,升级员工培训教育机制,利用智能化工具让员工对合规性、廉洁从业建立正确认知。总体来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纪检监察工作,将有助于实现国企整体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形成现代化的监督体系。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增强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大量应用,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新的保障手段。国企可以将关键业务流程和交易记录上链,对关键信息进行透明共享,在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之间建立可靠的信任关系。比如,在采购、财务等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相关交易,结合纪检监察系统,防止腐败、财务舞弊问题。同时,利用区块链,为审计提供可靠数据来源,促进审计过程的高效化、透明化。在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可推动国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保证各环节合规性,同时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数据支持[6]。

(四)数字化平台促进信息共享与协作

如今,数字化平台全面发展,国企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作面临重要机遇。受传统管理模式和技术条件影响,国企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纪检监察部门在调查时较难获得可靠信息数据,同时相关资源配置不合理,决策效率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可以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在各部门建立实时共享信息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看,可通过数字化平台集中管理各类举报信息、审计结果,针对整改措施的制定、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测。同时,基于数字化平台,促进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提高跨部门沟通效率,让各项监督措施的实施更协调一致。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各方面挑战。为此,国企纪检监察部门要从信息安全、数据处理、监察方式、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入手,思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类技术资源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升级优化方面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升级,提升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做好国企合规管理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未来国企应在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化纪检监察体系,推动国企的规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军民 , 余丽敏 . 数字化视角下纪检监察监督与村务监督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 [J]. 学习论坛 ,2025(2):40-48.

[2] 蔡帅 . 数字化纪检监察的运用、意义与完善建议 [J]. 西部学刊 ,2024(5):39-42,107.

[3] 黄文富. W 市C 县纪检监察事务管理数字化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22.

[4] 陈煜超 . “技术执行”框架视角下我国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数字化转型研究[D]. 浙江: 杭州师范大学,2021.

[5] 赵妍 , 李月惠 . 纪检监察案件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研究——以沈阳市纪委监委为例 [J]. 兰台世界 ,2021(1):93-95.

[6] 韦霞丽 .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J]. IT经理世界 ,2025(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