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与政策建议

作者

柏红燕

武城县武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山东德州 253300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农村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乡村振兴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三农”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探索如何发挥科技助农的重要作用也成为关注的热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在农村农民中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的重要部门,是加强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与农户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对加快推动先进农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关系,对于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尚待完善

现阶段由于缺乏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并且受基层待遇、工作环境和技术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严重打击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推广积极性,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仅完成指定的推广任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从业者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时,对相关技术的讲解不深入、不细致,并且在推广方式上相对单一,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深度不足,农业技术传播的规模也相应受限。同时,基层很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新技术、新品种根本无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示范推广,再加上农民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连接,导致新技术、新品种很难在农民之中进行有效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受到制约。

1.2推广主体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农民的风险意识是影响其采纳新技术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新技术通常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农民可能担心投入新技术后,产出不如预期或面临经济风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可能相对拮据,他们可能不愿承担风险,更倾向于继续使用传统的、较为稳定的农业技术。其次,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之一。农民可能缺乏有关新技术的信息,无法认识新技术的潜在益处和适用性。如果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就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会降低他们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并且低学历从业人员占比相对较高,加上长期身处基层,接受先进生产理念的洗礼较少,长此以往,造成这些人员思想相对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手中掌握的大多数技术是基于传统模式。此外,技术人员对未来农业发展形势预判能力较差,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够。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策略

2.1依托创新团队开展工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工作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广工作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的重要途径。其在“五个一”工作技术体系应用中的作用同“一室”的作用相一致,是开展好“五个一”工作的重要方法途径。通过承担创新团队内的各项工作,依托创新团队内的各项资源,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与团队内各岗位专家交流,将利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实用技术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同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优势在于具备与农民及时沟通交流的便利条件,能够掌握农民急需解决的各类问题,了解农民的需求。依托创新团队的综合实验站、田间学校,将技术切实推广应用到田间地头,将产业发展及农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创新团队得到有效解决,工作联动,协同发展。

2.2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

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注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同时,还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建立起覆盖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惠及到广大农民。

2.3引进先进农业机械和信息化技术

引进先进农业机械的引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人力劳动成本,改善农田耕作条件,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精准农业服务,包括农业气象、市场信息等方面,帮助农民科学决策,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例如,某地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和信息化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小麦种植。农民们学习并采用了基于卫星定位的精准播种机、智能化的施肥机器人等设备。这些设备使农田作业更加精准高效,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速度和质量。此外,该地还推广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田周边安装了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手机App传递给农民,帮助他们科学调整灌溉量和施肥量,实现精准农业管理。结果表明,小麦的生长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升。这一实践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推动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引进先进农业机械和信息化技术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4]。

2.4开展农技培训和指导

开展农技培训和指导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农民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学习现代化的农业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农技培训还能够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引导其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促进规模化经营。此外,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特点,精准定制的培训内容也能够提升农民的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升级。例如,某市举办的水稻种植新技术培训,该培训由当地农业单位联合农业专家组织实施。培训包括水稻新品种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农民们通过参与培训,学会了使用新型肥料和农药,并了解了科学施肥和灌溉的方法。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水稻生产水平,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他们获得了更丰厚的收益。另外,培训还邀请了相关市场销售商介绍当前市场需求以及价格情况,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调整种植结构,确保农产品的销售。通过这样的农技培训和指导,农民所学到的新技术和管理理念使得他们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在农业技术不断创新、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希望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并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共同携手推动中国农村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发丽.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J].新农业,2022(21):83-85.

[2]於秋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方法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2):135+141.

[3]亢凤英.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