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姜丽
石家庄市第二十中学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很多任务及成果靠个人是完成不了的,是需要与他人协作、沟通来完成,因此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广大教师所必须制定的教学目标,而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大量实践实现的,作为以实践为重点的体育教育不失成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此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一定思路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育;团队协作;合作沟通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是社会竞争中所需要的一项必备技能,而体育教育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育对培养该能力的重要性,明白现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意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合作沟通的实践能力。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基于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要求,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而团队合作是体育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高中体育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需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友谊,在形成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生未来发展甚至进入社会、步入职场也有着重要作用。团队协作使成员取长补短、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在此过程中,成员通过沟通明确自身优势,提升自信心,又通过协作将各自优势整合,发挥最大作用完成团队目标,有助于培养团员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更好更快的实现团体目标。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以高考为重要目标的前提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方面。基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的教学环境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教师往往忽视室内教学的重要性,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也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也较少,不清楚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课堂中的协作活动和合作游戏往往也是随意分组或者学生自由选择,师生间缺乏沟通,其次体育教育过多注重了体能、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品德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要注重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应该是由各科老师共同努力达成的,高中体育教育要在传授学生运动知识和竞技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始终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恰当课程设计,增设合作游戏
基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体育教育对课本教材的依赖性低,这也就意味着体育教育的课程内容、教育目标的设置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像其他学科需要依赖教材设置教学计划、目标。为发挥高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高中体育教师应该进行恰当的课程设计,在课程内容中增设与该能力相关的活动,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例如,足球、篮球等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直接分配学生角色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可通过学生自荐、互荐等方式了解学生优势,在通过相关技能测试了解学生短板,根据测试结果分配学生角色,将每个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在活动进行时,教师要适时指导,而不是活动前一味传授,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沟通,教师在外观察并视情况进行指导工作,让学生在沟通中合作,在合作中沟通,提高合作沟通能力,教师还要注重竞技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比赛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团队凝聚力,推动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设合作游戏,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沟通协作,例如两人三足、跳大绳等游戏,这些活动对体能要求不高,几乎可以做到人人参与,而此类活动又对队员的协作性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增进彼此的情感,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合作沟通意识
体育教育虽然是注重实践的一门学科,但也不能忽视理论的重要性,毕竟没有理论,学生实践就会手足无措、没有头绪,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理论对实践的引导作用,在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时,要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团队。体育教育是一种室外教育,但也可适当的借助室内教育的特点来完成教师引导任务,例如在进行篮球课教学时,可将其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在室内进行教学,教师可通过口头讲授合作内涵,也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搜寻相关视频,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合作的意义,教师可选取像奥运会游泳接力等体现团队协作沟通的视频,也可直接呈现相关的篮球比赛,并对学生适时讲解,讲解过程中注重强调团队沟通合作内容,教授后可组织安排学生分享心得,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思考分享,“你认为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团队?”“你认为团队维持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如果你担任团队中的队长,你会如何和队员沟通?”“你认为该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你认为自己能为团队带来什么?”通过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使学生了解合作沟通精神,激发学生合作热情,使学生在之后的室外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团队协作和沟通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合作精神的了解,促进学生合作沟通,提升协作沟通的意识。
(三)利用奖励机制,培养协作习惯
教师可以创设正向激励反馈机制,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习惯,例如在合作活动竞技比赛中,设置一定奖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得学生重视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教师设置奖项时要注意对失败队伍的关护,可以通过设置优秀奖,使人人参与、人人有奖,以此来维持学生合作沟通的自信心,防止学生出现团队不团结、我不适合这个团队的想法,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赛后沟通疏导。同时,教师可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利用优秀事迹鼓励学生,例如乒乓球项目,虽然是单打项目,但在双打合作中,我国运动员的沟通合作完全可以作为优秀事例来向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榜样和目标。教师在组织团队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彼此信任,建立一定的团队制度,加强纪律教育,强化团队意识,由于体育教育室外教学较多,需要良好的规范进行约束,例如球队的训练,要设定一定的考勤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学生老师要注意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同时老师可引导队员间的沟通,对于赛后教育培训,除了教师指导外,也要注意队员间的交流探讨,拉近队员间的距离,让队员明白沟通促进合作的道理,对于团队中出现失误的同学的指导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注意其他同学对其的安慰作用,增进学生间的信任感,维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兴趣,通过奖励反馈,不断激发学生合作沟通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形成协作沟通的习惯。
结束语:
总之,为贯彻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相关要求,高中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要明确当前教学中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增设一定的合作游戏,通过恰当的课程设计,室内外教学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合作沟通意识,通过奖赏制度、利用一定的正向反馈机制,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白冰. 高中体育团队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 体育画报,2020(20):90.
[2]陈生斌.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方法[J]. 中外交流,2020,27(21):182.
[3]陈秀雹.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