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于敏

石家庄市运河桥小学

摘要:在过往的小学英语教育中,部分教师固守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局限于机械式的教学和灌输,如按图索骥、填鸭式教学等,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沉闷和乏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整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逐渐消磨。面对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主动调整教学策略,积极采纳新课改倡导的单元整体教学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代入感和收获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英语教学;有效应用

引入单元整体教学,对于构建小学英语的高效课堂至关重要。这不仅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而且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灵活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单元主题,为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培养核心素养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为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现高效的教学,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确保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整合,还需要根据这些整合的内容设定清晰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包含了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等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需要首先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

例如,在“My School Life”单元中,教师可以首先将该单元的所有内容(如单词表、对话、课文、练习等)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设定清晰的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学校生活的基本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在指定单元目标后,教师可以有效地将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确立单元课型类别,选用合适教学方法

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对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整体性培养。这一教学模式涵盖“词汇积累、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与写作”等多种课型,每种课型对应的教学策略也各有侧重。在整合单元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课型有明确的分类,还需精心协调不同课型与课时之间的关系,使每一课时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学价值。

以《In class》和《In the library》两个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个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划分为“词汇积累”、“句型训练”和“情境交流”三种课型。

在“词汇积累”的课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与课堂和图书馆相关的词汇,如eat(吃)、run(跑)、shout(喊叫)等。通过词汇接龙、图片配对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词汇。

进入“句型训练”的课型后,教师需要通过听力练习、模仿发音、跟读训练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祈使句的正确发音和语调,同时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最后,在“情境交流”的课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英语对话,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立足核心概念,深化学生理解程度

教师在核心概念的引领下,持续深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促进学生成长。以《At the farm》这一单元为例,为了使学生全面理解农场及其内涵,教师以“农场”为核心,组织学生进行大单元学习。教师为学生布置具体任务,要求他们构建单元知识框架,以“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等维度,列举出可能存在于农场中的事物,并熟悉相关词汇。此外,学生还需用简明的语言描述农场及其中的场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引入农场主题的英语绘本,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结合课本和课外读物,完善知识框架,拓宽知识视野。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参观农场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填空练习,以检验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情况。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深入和有趣。

四、融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英语学习相融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深厚的学习兴趣。以《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教学单元为例,教师首先基于教材内容,设定了“指路达人”这一贴合学生生活的单元主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个人在生活中是否遭遇过迷路或为他人指路的经历,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增强了课程的现实感,也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巧妙地将“Ways to go to school”单元中关于交通工具的描述融入“指路达人”的大单元中,使学生在模拟指路的过程中,学会描述乘坐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目标地点,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边界。针对部分学生在识图方面的不足,教师在大单元中增设了识图练习环节,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绘制路线图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抽象化,并能用线条绘制出路线图。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还教会了学生结合地图辨认方向和地点,有效解决了指路中的方向难题。

四、完善教学评价,贯穿学生课堂学习

教师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中,能够积极发挥其指导性作用,确保评价不仅限于课堂的终结性评估,而是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以“Weather”单元为例,教师首先以“多变的天气”为主题,布置预习任务,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体验绘制喜爱的天气画面,并据此进行初步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课堂上,教师进一步通过学生用英语描述天气的流利度和准确性来评估其掌握程度,明确指出改进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课后,教师则利用含有天气元素的小短文进行知识应用检测,评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给出反馈,动态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助力其持续进步。

综上所述,新课标倡导素养为核心的教育导向,通过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和整合跨学科知识,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在此背景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探究,也需关注课程内容的优化与学生成长的动态监测,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加强其信息素养,深化理解层次,拓展英语思维,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艳.聚焦单元整体教学  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4(04):43-44.

[2]张晓栋.大观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4(0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