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陈帮林

台安县气象局 辽宁省鞍山市 114100

摘要:农业生产是关乎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极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人工降雨、气温控制等技术进行分析,揭示其在缓解干旱、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详细探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展现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进而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产服务;应用研究

引言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对国内农业生产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采取人工干预方式,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一项举措。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通过人工干预大气环境,实现对降雨、气温等气象条件的调控,从而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本文旨在探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一)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防治农业气象灾害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生产服务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防治农业气象灾害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深受天气影响,干旱、洪涝、霜冻等气象灾害常常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此时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则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在遇到干旱灾害时,通过人工降雨技术,人们可以人为地增加降水量,为农田提供必要的水分,缓解旱情,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洪涝盛行的季节,气象干预手段可以调整云层的运动轨迹,减少局部地区的降水量,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除此之外,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还可以调控气温,防止霜冻等低温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成本。因此,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生产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防治农业气象灾害、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优化作物生长环境

农业生产对气候因素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则能够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作物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通过调整云层的分布和运动,改善光照条件,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资源。而人工降雨技术则可以在干旱时期为农田提供适量的降水,确保作物获得足够的水分供应,从而避免因缺水而导致的生长受限。除了降雨和光照,气温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可以通过调控气温,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温度,比如在寒冷季节,以云层加热等方式提高气温,防止低温对作物造成冻害;在炎热季节,则以云层的遮挡和冷却效应降低气温,防止高温对作物造成热害。所以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通过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农业生产服务中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大数据监控系统,提高气象预判的准确性

在农业生产服务中,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正逐渐聚焦于大数据系统,以提高气象预判的准确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优化大数据监控系统,意味着将海量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并通过高级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例如,通过对历史气候数据和当前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系统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通过大数据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大气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结合农作物生长的需求,调整大气环境条件,为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在临近冷空气来临之前,可以通过人工影响大气环境,提前将温度升高,减轻农作物受冷害的风险。因此,通过优化大数据监控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气象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天气的精准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可靠的气象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坚持技术设备能力建设,逐步提高农业服务能力

在农业生产服务中,坚持技术设备能力建设是确保农业服务能力稳步提高的关键,先进的气象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生产能够充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优势,应当加大技术设备能力的投入,比如投资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如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系统、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以实现对天气变化的精准监测和数据采集。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和植被状况,结合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精准的灌溉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农田的土壤湿度和植被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当监测到土壤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计算出最优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从而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得到满足,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利用气象雷达和大气探测技术能够实现对降水过程的精细监测和预测,实时监测降水过程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空间分布,结合气象模型对未来降水的预测,及时提醒农户采取防雨措施,减少农作物受灾风险。例如,在即将来临的暴雨天气前,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预警系统,向农户发送预警信息,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如加固田坝、采取排水措施等,减少农田水浸和农作物受灾的损失。因此,坚持技术设备能力建设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策略的基础,有助于逐步提高农业服务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技术手段防治气象灾害,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在应用策略上,优化大数据监控系统和坚持技术设备能力建设,能够为提高气象预判准确性和农业服务能力提供重要支持,这都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苟周梅.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实践[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04):104-105.

[2]张仁宝,蒙居正,陈翱章.毕节市人工影响天气为农业生产服务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209.

[3]王卫国.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