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与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刘沁溪

邵阳县诸甲亭乡初级中学422100

引言

语文写作是初中阶段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检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写作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日益凸显。许多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缺乏真实情感体验与生活观察,文章内容脱离实际,缺少真情实感,难以达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生活化情境创设顺应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导向,强调将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现实与写作任务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增强写作内容的真实性与感染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激发灵感,提升表达愿望,进而转化为语言实践能力。这一理念对优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表达潜能、提升整体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将从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具体实践、学生表达能力提升机制等角度,深入探讨其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生活化情境创设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及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的互动,生成独特的知识与经验。生活化情境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认知和情感基础,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写作训练关注学生成长经历、社会观察和个体体验,倡导“以生为本”。现实教学中,单纯依赖范文背诵和命题训练容易导致学生写作素材匮乏,表达僵化,创新力不足。生活化情境的引入,能有效打破教材与生活的壁垒,为学生搭建“观察—体验—表达”的完整写作链条。学生在模拟采访、社会调研、主题讨论等真实情境中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的真实性与感染力。此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表达素养,也拓展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培养有思考力、创新力的新时代中学生具有深远意义。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路径

生活化情境创设应贯穿写作教学全过程,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实施、从写作训练到课后拓展均需精心设计。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选取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家庭关系、校园生活、社会见闻、时事热点等,激发写作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辩论等多元互动方式,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写作主题。实际操作中,可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采访、社区调研、生活日志记录等活动,引导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再次,重视课后延伸与写作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写作作品,在班级交流、校报投稿、网络平台展示等多样渠道中实现自我表达和自信提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细节、关注身边变化,从而丰富写作视角,增强内容表达的独特性和深度。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情境创设不仅拓宽了写作素材,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推动写作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真实。

三、生活化情境对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生活化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造潜能,是提升其综合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其表达内容更具现实意义和情感温度。学生在亲历生活事件、感受社会脉动的过程中,积累生动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悟,写作不再停留于“空谈理论”,而是成为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窗口。其次,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提升了其问题意识与逻辑表达能力。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深入分析,学生学会用文字梳理观点、表达见解,提升文章的条理性与说服力。再次,情境创设营造了宽松、开放的表达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与表现欲。最后,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化表达,使其能够突破范文模板的束缚,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审美趣味。这些作用机制为语文写作教学注入了活力,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生活化情境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实践建议

为充分发挥生活化情境在写作教学中的效能,需从情境选择、课堂组织、评价激励等多方面进行系统优化。首先,教师应坚持“生活为源”,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避免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情境设置。课题选择要贴近学生年龄心理和社会热点,兼顾个体差异,实现“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其次,注重课堂活动的多样化与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如设计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生活事件再现等实践环节,提升体验感和共鸣度。第三,重视过程性评价与激励,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观察、体验、思考与表达能力发展。通过自评互评、写作成果展示、个性化反馈等方式,激励学生持续表达与改进。第四,积极整合家庭、社会和网络等多元资源,拓展写作素材的获取渠道,丰富表达视野。教师还应关注写作教学与阅读、口语交际等环节的有机融合,构建立体化语文素养体系。最后,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情境创设和表达指导能力,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写作指导。上述策略为生活化情境写作教学的落地提供了可操作路径,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生活化情境创设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实现学生表达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对生活化情境在写作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实践路径、作用机制及优化策略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表明,将真实生活体验融入写作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升了表达的真实感与创造力,还有效促进了其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未来,生活化情境写作教学应进一步拓展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应用、社会资源整合等新路径,不断优化情境设计与表达指导,为新时代语文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陆凤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任务设计[J].读写算,2025,(26):55-57.

[2] 乍四兵.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路径[J].家长,2025,(24):147-149.

[3] 宋元民.以生活教育思想为翼,助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J].生活教育,2025,(2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