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电冷源系统的节能运行策略

作者

曹文举

中核山东核能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核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能源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核电冷源系统作为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运行对于提高核电站整体效率和促进核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核电冷源系统的节能运行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包括包括优化运行操作、改进系统设计、引入先进的制冷技术以及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以期为我国核电事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核电冷源系统;节能;运行策略;能源利用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核电站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在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冷源系统的能耗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核电站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核电冷源系统的节能运行策略,对于促进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核电冷源系统概述

1.1 核电冷源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核电冷源系统,亦称为电站的循环水系统,是核电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确保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使命。具体而言,该系统主要服务于两大核心功能:一方面,它向核岛的安全厂用水提供冷却水,确保核反应堆及相关安全设施在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内工作;另一方面,它还为常规岛的凝汽器和辅机冷却器提供必要的冷却水,保证整个电站热力循环的高效进行。

在核电冷源系统的具体构成中,主要由冷却水系统、制冷系统和热交换系统等组成。其中,冷却水系统处于核心地位,它负责从外部水源(如海水、河水等)抽取水资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冷却过程后,再将这些水输送至核岛和常规岛的相关设备中;制冷系统则通过采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如蒸发式冷凝、冰蓄冷等,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降低能耗;热交换系统则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实现冷却水与电站循环水之间的热量交换。

1.2 核电冷源系统的重要性

由于冷源系统在核电站中承担着导出核反应堆堆芯余热以及为重要设备提供冷却的重要任务,因此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此外,核电冷源系统的能耗也是核电站总能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降低冷源系统的能耗、提高其运行效率,成为了核电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研究和实施节能运行策略,不仅可以减少核电站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目标。

2 核电冷源系统节能运行的必要性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核电冷源系统的节能运行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首先,节能运行是降低核电站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冷源系统的运行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浪费,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核电站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节能运行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核电站虽然相较于燃煤电厂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仍然需要关注其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问题。通过实施节能运行策略,可以进一步降低核电站的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最后,节能运行是实现核电站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推动核电冷源系统的节能运行不仅有助于提升核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能促进核电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核电冷源系统节能运行的具体策略

3.1 改进系统设计

要想从源头上提升核电冷源系统节能效果,可以通过改进核电冷源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降低系统的能耗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策略包括:第一,采用高效热交换器。选用热效率更高的热交换器,例如采用先进的翅片结构、增强传热系数的材料等,可以提升热交换效率,减少热量损失。此外,针对核电站特定的运行环境和需求,可以定制化的设计热交换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换热效果。第二,优化管道布局。合理规划和优化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弯头数量,降低流体在管道中的阻力损失,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通过精确计算和优化管道直径,可以确保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适中,避免因流速过快或过慢导致的能耗增加。第三,引入先进的制冷技术。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制冷剂,如二氧化碳、氨水等自然工质,能够显著提升制冷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针对传统的制冷循环方式存在的能量损失和效率不高问题,可以逆卡诺循环、吸收式制冷等先进的制冷循环技术,实现能源更有效利用的同时,提高制冷效率。第四,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将智能控制系统引入核电冷源系统中,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系统运行参数的自动优化和调整。例如,通过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冷却水流量、温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优状态。第五,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在核电冷源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积极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例如,使用导热性能更好的材料制作热交换器,采用低阻力损失的流体输送设备等,都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3.2 优化运行操作

通过对核电冷源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也可以实现节能运行。具体策略包括:其一,冷却水流量的调控。基于核电站的实际运行需求和外部环境条件,动态调整冷却水的流量。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冷却水的流量可以显著降低水泵的能耗。同时,通过安装流量监测和自动调节装置,实现对冷却水流量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优状态。其二,冷却水温度的调节。根据核反应堆的运行状态和冷却需求,合理调节冷却水的温度。在保障核反应堆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冷却水的入口温度可以减少冷却塔的能耗。同时,通过优化冷却塔的设计和运行方式,如采用更高效的填料、增强塔的通风效果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降低能耗。其三,定期维护和清洁。通过对核电冷源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及时清理冷却塔内的污垢和杂质,防止堵塞和磨损,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因故障导致的能耗增加。

3.3 能源综合利用

在核电冷源系统节能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其他能源系统进行耦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具体包括:一是利用利用余热供暖。在核电冷源系统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可以通过热交换器与供暖系统相连,将热能传递给供暖系统,为周边区域提供供暖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二是利用余热发电。除了供暖外,核电冷源系统产生的余热还可以用于发电。通过引入余热发电技术,如有机朗肯循环(ORC)等,可以利用余热产生蒸汽或气体,驱动发电机发电。三是与可再生能源系统耦合。核电冷源系统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风能等进行耦合。例如,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与核电冷源系统进行热交换,提高系统的制热效率。同时,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利用风能发电,为核电冷源系统提供电力支持,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结语

总的来说,核电冷源系统的节能运行是提高核电站整体效率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节能运行策略中,可以通过改进系统设计、优化运行操作以及能源综合利用等策略的实施,有效降低核电冷源系统的能耗和环境污染,为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川铖,何松骏,续玥榕,等. 某三代核电厂集中冷水系统设计研究 [J]. 暖通空调, 2023, 53 (S2): 346-349.

[2]穆为先,程亨达,陈焕新,等. 数据中心风冷冷水机组机房节能运行策略 [J]. 制冷技术, 2023, 43 (05): 73-80.

[3]王红福,杨志刚,徐艳凤,等. 基于大数据分析优化冷源提升核电机组出力 [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 25 (01): 43-46.

[4]闫军威,黄琪,周璇. 基于DDPG的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 [J]. 控制与决策, 2021, 36 (12): 2955-2963.

[5]刘红元. 冷源在核电厂的重要性探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 18 (09):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