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许林
身份证:43012419870422658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交通土建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会影响到整个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和乘客的出行安全。所以,加强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地保障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路基路面;关键技术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为了提升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控制。目前,我国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提升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一、路面基层施工
1.在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基层施工时,首先需要对原基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对其的平整度、高程、横坡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在施工时需要根据检测结果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2.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是保证路面基层强度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拌和均匀,必须先进行拌和。拌和时需要将集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当集料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需要用人工加水进行调节;如果集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需要适当增加集料的水分含量。3.混合料运输:为了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使用机械或人抬、拖、扛等方法,混合料摊铺前需要用人工将道路表面的浮土、杂物、杂草等清理干净。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要均匀摊铺,不得出现摊铺不均匀、粗细骨料离析等现象。对于有明显轮迹的地方要进行清除。4.运输:混合料运至现场后要立即卸料并进行摊铺;为了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混合料摊铺后需要立即碾压成型;压路机宜采用振动压路机,若采用轮胎压路机时,其工作速度应控制在4 km/h以下。5.碾压:在碾压过程中需要先静压一遍后再进行振动压实,严禁先振动再静压。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的错台现象要及时进行调整。在碾压过程中应以"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先高后低"的速度进行。碾压时还需注意"前后重叠"的原则。
二、沥青混合料搅拌
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时,要保证其搅拌质量。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质量,必须要保证其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时,要先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时,要将搅拌站与材料储料仓相结合,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沥青混合料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出现结块现象。在搅拌沥青混合料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温度。同时还要保证其出料温度、粗细集料的用量和矿粉的添加量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实际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出料温度、细集料和矿粉用量等。此外还要保证其搅拌时间能够达到要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自动式搅拌器来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在实际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要保证其施工速度符合相关要求,尽量减少人工的操作。此外还要保证其均匀性,如果不能保证其均匀性时,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三、路基填筑
1.路基填方。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各单位选用合格的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填料,填方高度不得大于3米,宽度不得小于3.5米。填料在施工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路基施工前必须先清除路基基床底层内的杂物,并按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和压实。路基的填料一般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粗粒土或中、粗砂。当采用级配良好的细粒土或中、细砂时,应进行必要的试验,确保其压实度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当采用细粒土或细砂时,其最小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2.路基填方施工应按规定进行压实检测,且不得使用含水过多和有机质过高的材料。对于超过30 cm的堆积物、树根等杂物应清除干净。3.路基填方施工时应注意对原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影响路基填方施工。4.路堤填筑过程中如发现较大颗粒脱落或其他异常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严禁在路堤上乱堆乱放杂物。5.路堤填筑应按横坡要求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松铺厚度宜为40 cm~50 cm。路堤表面应做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3米。
四、排水施工
1.在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排水要求,必须要在路面结构层设计过程中,进行路堤内侧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在排水沟设置过程中,应确保其排水效果符合相关规定。同时,还应对集水井的深度进行控制,若深度过大,则会影响到路基排水效果;若深度过小,则会导致集水井中积水过多。2.当路堤两侧均设置排水沟时,排水沟应与路堤内侧边线保持平行,其排水宽度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在进行排水沟的施工时,需要对其施工宽度进行控制。此外,在进行路堤内侧边线平行于路面边坡时,排水沟的中心线应与路面中心线保持垂直。3.对于较低处的路堤而言,当路基边坡的高度小于1.2m时,则不需要设置排水沟。若路基边坡的高度大于1.2m时,则应在路堤坡脚外至少3m范围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4.若在路基顶部设置横向排水管时,应确保其直径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同时还要对排水管的位置进行控制。在进行排水管的施工时,必须确保排水管的中心与路基中心线相一致。5.若路基上方存在覆盖层、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将覆盖层挖开至路基基底以下30 cm左右位置进行处理。如果地下水位较高或者覆盖层较薄等情况时,应在做好地基处理后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路基底部排水设施与路面结构层一起施工完成。
五、结语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先行作用,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路基路面质量控制,确保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安全与使用寿命达标。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由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引起,因此必须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施工中存在的不足,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交通土建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必须夯实质量管理人员责任,控制好路基路面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诸多方面,推进工程实施系统化、规范化,满足现代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需求,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磊.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探讨[J].居舍,2021(16):73-74.
[2]宋清峻.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131-132.
[3]秦岳.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