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分析
赵世界
身份证:511502198807147415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通信技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来源。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是保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接地系统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应用广泛,接地系统是保证设备运行稳定的基础,因此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提高我国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策略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干扰接地;策略
电子通信设备的干扰接地问题是电子通信工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电子通信工程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合理处理地线环路
为了减少地线环路,提高接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接地线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地线间的环路,防止地环路干扰;第二,如果需要使用多股铜导线,那么必须要将其焊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进而降低地环路对电路的影响;第三,如果需要将地线进行接地处理,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地线长度、增大地线面积、缩小接地线面积,降低地线电阻。第四,对于高频电路和信号电路来说,可以采用多根线构成地环路的方式来减少干扰。比如可以在信号线和地环路上接上电源和信号线,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阻抗;还可以使用一些电容将地线进行滤波处理。对于数字电路来说,数字地环路是最容易产生干扰的地方,因此为了减少对数字电路的干扰,可以在设计中将其设计为“L”型。第五,如果需要将两个相邻的接地点进行连接时应该采用“短半径”方式来连接两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两点之间所存在的电位差小一些。第六,对于数字电路来说,由于其具有较大的信号电流,因此要对信号线进行屏蔽处理。为了避免因为地线环路对数字电路产生干扰作用,在进行屏蔽处理时应该尽量使屏蔽线与地环路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二、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通信设备的干扰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电磁干扰、杂波干扰以及地磁干扰。在电磁干扰中,电磁干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干扰形式,其主要是通过对设备地进行影响从而实现对通信信号的干扰。因此在进行接地的时候,要将接地的方式选择为独立接地,并确保其接地面积较大。由于设备接地面积较大,在进行连接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这样就会产生较大的电流电压,从而导致设备发生形变,进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接地面积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也要将接地线进行合理地连接。在杂波干扰中,杂波主要是指信号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辐射以及噪声。由于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频率范围内电磁信号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地抑制。对于电磁干扰来说,主要是指由电网引入到设备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接地工作时要对接地点进行合理地选择。但是由于接地线也会对设备造成影响,所以要尽量减少接地线的使用面积。在地磁干扰中,地磁干扰是指由于地球磁场所造成的信号传输干扰。而对于地磁干扰来说主要是通过大地环路产生影响。因为大地环路是由地平面上的不同点所形成的环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接地点进行合理地选择。
三、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为了使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完善。例如,要想对接地系统中的地网进行完善,就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在进行地网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对接地体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地网进行设计和规划。其次,要确保接地体与大地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在实际的工程中,为了使接地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还需要确保接地体与大地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在进行接地系统规划设计时,应对接地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使接地系统能够更好地为电子通信工程服务。为了使接地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的安全使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有效地完善。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接地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实际的电子通信工程中,由于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接地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四、建立良好的接地线
接地线是电子通信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干扰现象的发生,对设备进行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子通信设备的日常使用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接地线,避免出现干扰现象。在建立接地线时,需要结合电子通信设备本身的功能以及其运行原理来进行设计,在保证其合理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例如,在建立地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可能地将接地导线远离所有敏感的设备或组件;第二,应在所有需要接地的地方设置接地导线;第三,在保证接地导线和地网之间有良好连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两根导线之间所形成的回路面积。第四,接地线需要保持足够短,最长不能超过15m;第五,接地点和设备之间要有一定距离;第六,保证接地线中的电流可以从接地线流向大地。另外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点是电流必须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第二点是接地线必须和其他导线分开。此外为了保证接地线能够与其它导线分开,还需要在接地线中设置一个等电位体。第二点是接地线应当尽可能地将其宽度减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两根导线不相交时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将其宽度减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选择将两根导线间距离控制在40 mm左右即可。
五、结语
设备抗干扰接地在电子通信工程中不可或缺。通过选择适当的接地电阻和正确安装,可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减少干扰电流的吸收和分散,并降低地线电势差,实现良好的共地连接和干扰电磁波的屏蔽效果。通过定期维护接地系统和检测,可以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电子通信工程中,我们应重视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的实施,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减少干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青青.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的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10):122-123.
[2]桑晓丹.电子通信工程中电子干扰的解决方法[J].信息通信,2020(06):228-229.
[3]公绪杰.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