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除草剂在通辽地区春玉米田的药效试验
薛青青 白航岩 李晓娜 郭宇 陈亚男
1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 2通辽市植保植检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 3通辽市农牧业装备发展中心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利用不同苗前封闭除草剂、茎叶处理剂对通辽地区春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有较好的表现,田间防效均达到80%以上,且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除草剂;玉米;杂草;防效;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爱玉优(26%噻酮·异噁唑):(剂型:悬浮剂)(有效成分:19%异噁唑草酮、7%噻酮磺隆)。
38%莠去津:(剂型:悬浮剂)。
20%异噁唑草酮:(剂型:悬浮剂)。
90%乙草胺:(剂型:乳油)。
24%硝·烟·莠(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4%硝磺草酮、2%烟嘧磺隆、18%莠去津)。
40%硝·莠:(剂型:悬浮剂)(有效成分:6%硝磺草酮、34%莠去津)。
31%烟·硝·特:(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4%烟嘧磺隆、7%硝磺草酮、20%特丁津)。
30%苯唑草酮:(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
30%苯·特·烟:(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2%苯唑草酮、25%特丁津、3%烟嘧磺隆)。
33%烟·特·滴:(农药登记证号:PD20212251)(剂型: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5.5%烟嘧磺隆、22%特丁津、5.5%2.4-滴异辛酯)。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每小区面积为1 hm2,顺序排列,不设重复。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东升村玉米田中进行,玉米品种为天育108,前茬种植作物为玉米,单子叶杂草种类以稗草、狗尾草为主。双子叶杂草种类以藜、苋为主。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为壤土。2023年5月10日播种,5月22日出苗。常规管理,水肥管理一致,在试验期间(2023年6月21日)释放过赤眼蜂球1次。
1.4 施药时方法
施药器械为自动搅拌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喷头为高效标准扇形喷头(1103型)。
苗前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按照施药设计用药量,应用加装高效标准扇形喷头(1103型)的自动搅拌牵引式喷杆喷雾机,趁墒对玉米田进行“封闭”除草一次。农药配制采用二次稀释法,施药设计用药量按照亩用水量不少于30 L进行配制。不重喷、不漏喷,以土壤表面湿润为原则。
苗后除草:玉米出苗后3-5叶期,田间杂草2-4叶期,按照施药设计用药量,应用加装高效标准扇形喷头(1103型)的自动搅拌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处理一次。农药配制采用二次稀释法,施药设计用药量按照亩用水量不少于20 L进行配制。喷雾时,不留死角,力求均匀。
1.5 调查方法
1.5.1 安全性调查
观察玉米对各药剂处理的敏感情况(苗前封闭除草观察玉米出苗情况,苗后除草观察玉米叶片叶尖是否发黄变枯等),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
1.5.2 除草效果调查
施药后15d、30d进行株防效调查,施药后45d进行杂草鲜重防效调查。每个处理12点取样(每3个取样点为一组),每个取样点1平方米定点调查。分类记录、计算出对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防效,最后一次调查加测杂草鲜重防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苗前封闭除草:株防效(%)=(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施药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苗后茎叶除草:株防效(%)=(施药前杂草株数-施药后杂草株数)/施药前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空白对照区活杂草鲜重-处理区残存活杂草鲜重)/空白对照区活杂草鲜重×100%
1.5.3 产量效果调查
收获时对亩株数、有效穗数做调查,调查取样方法为5点取样,每点10株玉米进行调查。
1.5.4 数据分析
苗前除草采用独立样本T-test分析,苗后除草采用邓肯多重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玉米的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到玉米的出苗及生长发育正常,无明显药害症状,说明试验药剂对玉米是安全的。
2.2 封闭除草剂处理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苗前封闭除草处理的2个供试药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施药后15d调查,2个处理杂草总防效以及对双子和单子叶杂草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处理A杂草总防效最好,为92.68%,且显著高于处理B(表1)。施药后30d调查,杂草总防效以及对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防效也在85%以上,其中处理A杂草总防效为89.28%,极显著高于处理B(表2)。
2.3 茎叶处理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苗后茎叶除草供试的6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施药后15d调查,处理3和处理4杂草总防效最高,达到89%,其中处理4杂草总防效最高为89.38%,其次是处理3,杂草总防效为89.01%,二者总防效显著高于其他除草剂处理的杂草总防效。处理3对双子叶杂草的防效最好,为92.31%,处理4对单子叶杂草的防效最好,为92.59%(表2)。施药后30d调查,处理4杂草总防效最好为91.31%,其他处理杂草总防效依次是处理1(87.57%)>处理3(86.80%)>处理2(85.39%)>处理5(83.67%)>处理6(83.05%)。处理4 杂草总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和处理6,与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差异不显著(表3)。
2.4 施药后45d杂草鲜重防治效果
苗前2个封闭除草剂处理,施药后45d后,处理A杂草总鲜重防效为85.29%,较处理B杂草总鲜重防效高2.38%,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苗后6个茎叶除草剂处理,施药45d后,杂草总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处理4总鲜重防效最高为88.07%,其次是处理3,二者总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2和处理6,与处理1和处理5差异不显著。处理3和处理4对单子叶杂草鲜重效果明显,且防效在90%以上。
2.5 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苗前2个封闭除草剂处理,处理A玉米亩产量最高,为958.64 kg,比处理B亩产量增加15 kg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苗后6个茎叶除草剂处理,处理2玉米亩产量最高为1090.98 kg,与空白对照比增产30%左右,其次为处理4和处理3,处理4玉米亩产量为1072.02 kg,增产28%,处理3玉米亩产量为1010.18kg,增产20%,且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但处理2和处理4之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语
本试验使用2种苗前封闭除草剂和6种茎叶除草剂对对通辽地区春玉米田杂草进行防除处理,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有较好的表现,田间防效均达到80%以上,且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过程中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玉米生产安全,增产减药作用明显,可以在玉米上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史明磊.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及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农牧金融,2022,3: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