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应用研究
胡辉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引进先进建筑技术,使建筑业向更优质、更环保方向发展。BIM技术作为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可实现施工全阶段可视化、协同化的高效管理。本文通过分析BIM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阐述了BIM在建筑施工中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一、BIM技术产生背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以下简称BIM)起源于美国Chuck Eastman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建筑计算机模拟系统(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根据其观点,BIM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制作和管理的流程。从这个意义上讲,BIM可称为对象化开发或CAD的深层次开发,亦或为参数化的CAD设计。
CAD技术将建筑师、工程师们从手工绘图推向计算机辅助制图,实现了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信息革命。而BIM技术将二维设计转向三维设计,从线条绘图转向构件布置,从单纯几何表现转向全信息模型集成,给设计领域带来了第二次信息革命。自2002年Autodesk公司提出“BIM”这一名词,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
我国BIM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得到政府相关单位、各行业协会与专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校的重视。早在2010年,清华大学通过研究,参考NBIMS,结合调研提出了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并且创造性地将该标准框架分为面向IT的技术标准与面向用户的实施标准。业界积极开展项目实践,涌现出一大批BIM技术应用的标杆案例,上海中心等大型项目要求全生命周期应用BIM,其他项目中也逐渐将BIM写入招标合同,或者将BIM作为技术标的重要亮点。BIM的应用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为BIM技术在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BIM技术概述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等特点。
从信息集成角度,BIM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其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从而对工程对象进行完整描述,提供可自动计算、查询、组合拆分的实时工程数据。
从数据角度,BIM技术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是项目实施的共享数据平台。
施工单位基于构建的模型可优化施工期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控施工进度,提前预演施工工序,确保工程有序施工。
三、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1、三维可视化。在传统建筑施工技术中,现场施工人员依靠二维图纸进行相应部位施工。由于二维图纸不能同时集成平立剖以及节点详图,现场人员识图效率慢且容易出现图纸信息理解错误,造成后期返工。但在BIM技术中,相关施工人员可根据三维数字模型进行构件搭建逻辑剖析,更好地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促进设计与施工人员间良好协调沟通,有效解决错漏碰缺等问题;
2、动态模拟。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挂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从更细化的角度,可以对复杂的施工工艺进行工序模拟交底,让施工人员领会施工要点。
3、高效协同。传统施工实施模式中,由于建筑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项目团队沟通不到位,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实际效益,同时也给投资方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通过BIM共享平台,各建筑队伍能实现全面的线上信息共享,基于统一的BIM模型高效解决各单位间关于项目生产上的沟通与信息传递问题。
4、精细量控。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基于BIM技术构件级的精细化模型,在施工前即可确定项目主材的实物量,有助于施工单位精细化管理材料采购与统计分析,避免超预算购买材料,减少浪费,实现成本管控目的。
四、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辅助编制施工方案。工程进场开工,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首先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五通一平,临设搭建,塔吊排布等工作。应用BIM技术,针对工程特点及周边环境,建立现场三维布置,不仅能直观地展示各个静态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还使得现场布置更加紧凑合理,施工机械运用高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尤其是重大施工方案,平面图单调不形象,易产生误解,通过BIM技术辅助,让方案表达更为形象,细节更加完善。
2、基于BIM的深化设计。利用BIM技术分别构建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和电气专业的精细化模型,对结构模型识别一二次结构界面,使结构构造一次成活,消除各类零星抹灰、后浇后补、减少二次进场作业;
对机电各专业进行模型集成,并将整体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测及生成碰撞报告,提前发现专业冲突问题,有效协调参与方和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更。对于地下室及裙楼的商业空间等净高要求高的区域,可基于BIM技术进行净高控制检查,从而优化净空和管线排布方案。
3、4D施工应用。通过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施工方案间的数据集成,能对施工进度和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形象地模拟演示,这是BIM技术的4D施工应用。集成进度计划及BIM模型,按天、周、月模拟整个工程施工进程,相当于甘特图三维版本,有利于逐步展示施工流程,控制施工进度;另外,集成BIM模型与施工方案,在虚拟场景中模拟施工重难点内容,涉及地质条件、场地构造、施工工序、安全管理等多个应用点,分析项目施工可行性,优化施工方案设计。
4、辅助成本管理。在用BIM建立模型时,每个元素都被赋予相应的参数和定义。模型绘制完成后,根据需要可对某个楼层或者某个系统进行材料统计,减少前期算量周期,加快预算进行,为项目商务策划打好可靠基础。为满足不同的统计要求,软件可设置诸多筛选条件,如对同一类别的材料进行统计、对某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材料统计等。项目物资小组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对模型进行相应的提量操作即可得到相应数据,方便物资进场计划以及现场材料管控工作的开展。
BIM技术的出现给工程领域带来了现代化变革,通过BIM的深化设计,逐步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基于BIM的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中的实施效率和管理水平,作为精细化的数据基座,辅助项目成本管理,优化项目效益。未来,BIM技术将融入各个岗位和业务线,成为系统性构建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于劭之.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工业建筑,2021,51(5):256.
[2]张敏.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9(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