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新群众文化服务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作者

余慧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466200

摘要:当前,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故而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旨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如文化馆等,群众文化机构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的职责。但是由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同质化和低效化,很多文化服务机构为群众所提供的文化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此,探索如何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应该成为文化服务机构各项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群文活动;文化服务;文化品牌

引言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要做好群众文化生活管理工作,为群众生活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创新群众文化服务要营造风气正、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增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价值,优化群众文化工作效果,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一、群众文化品牌的概念

当今社会,通过商业竞争占领市场的方式,已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背景下成为过去时,而品牌竞争的理念正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如今的品牌不再只是一个企业的标志,而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在文化领域中,人们会重点关注品牌的策划和经营。将品牌与文化相互结合,增加商品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竞争的重要策略,这一策略更能凸显商品的精神属性和情感归属,因此可以说,品牌离不开文化内涵。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品牌是为了提高行业竞争力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将艺术产品作为商品,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策划与运营,造就了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在市场上打造品牌文化的首要目标是寻求产品的利益最大化,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群众文化品牌大相径庭,我们所强调的群众文化品牌是突出服务性和公益性的,主要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来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发展和知名度提升,以此来探究和引导社会心理问题及政治问题的解决和应对。当然,在推进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依然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理念对其进行建设,以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创建群众文化品牌的作用

一般来说,群众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需要一个品牌效应来以具体化的形式对本身抽象的精神财富进行呈现,并再通过这个品牌效应对此活动进行进一步的宣传。群众文化主要侧重于基层群众的娱乐、自我提升与发展、积极乐观、创新发展,因此,群众文化品牌设定为对基层群众以上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而这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更会吸引、号召群众的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这里分三个方面来具体介绍创建群众文化品牌的作用。首先,创建群众文化品牌可以通过吸引群众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来体现他们在公共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进而进一步完善、活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形成一体化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打基础。其次,群众文化品牌的创建可以促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观的奠定。文化品牌本身具有将精神文化具象化的作用,它的创立可以让更多群众了解文化活动,感受文化活动的趣味。而创新的活动形式与群众需求的结合也可以发挥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后,群众文化品牌的创建将群众放在主体的地位,在强调品牌发展的同时注重群众的文化需求,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做到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能提高群众的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如何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一)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群众的需求是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源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加,只有尽可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才能激发他们对文化建设的热情,才能促进群众文化品牌的形成。例如,举办形成届次的社区文化节、“农家乐杯”文艺比赛等老百姓参与面广的活动,让百姓这些“小角色”也能登上“大舞台”,这些品牌活动已小有影响力,群众主动参与、组织,逐步形成推动品牌成长的主力军。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还能促进当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人们的审美品位、文化素质等都会相应提升,进而促进群众文化品牌的传播。

(二)加大宣传文化品牌的力度

现阶段,越来越多群众开始希望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但是,对群文活动具有系统了解的群众较少,导致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群众缺少了解群文活动的平台和途径,基于此,加大宣传文化品牌的力度就显得很有必要。在建设文化品牌时,文化工作者应着重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将群文活动具有的硬件条件进行提升,另一方面是加大建设软环境的力度,由此可见,加大宣传文化品牌的力度很有必要。例如,在开展群文活动时,聘请专家参与群众,通过提升群文活动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为打造文化品牌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选择宣传媒介和方式时,文化工作者应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为首选,拓宽品牌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将纸媒和新媒体相结合,推动文化品牌“走出去”,使所制定的文化交流目标成为现实。除此之外,这样做还可以带给群众丰富的个人体验,使群众了解文化的乐趣,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

(三)结合地域特色,打造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长效性的、群众性的、区域性的活动,只有保证群众文化品牌的地域性,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受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文化基础、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打造文化品牌时,文化工作者应注意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一方面,在群众文化活动正式启动之前,发掘和提炼地方文化精髓,认识地方文化精髓,保证所开展的群文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这对于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文化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完成文化品牌的创建工作,这是因为贴近日常生活的群文活动,往往更能得到大众的认同,而地理特征的挖掘,则能突显大众文化的不同层次,赋予大众更多独特个性。

(四)优化群众文化环境,做好群众文化服务

实际工作过程中,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要有效创设文化环境,开展和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发挥群众文化服务价值。所以,要想使群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从文化环境建设入手,结合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内容,对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艺术馆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营造文化环境的同时,大力宣传优秀的先进文化,结合相关的社会主义文明教育,提高人们健康娱乐的审美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推广群众文化艺术内容。另外,在实际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还要加强群众的感情交流、思想交流,文化活动的设计也应以群众为载体,促进群众文化艺术融入群众生活。例如,在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时,有针对性地分别开展了以青少年、妇女、老人等为主题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使各个群体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给群众以精神的熏陶、启迪和教育,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结语

在努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群众文化事业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将公益性的文化品牌活动做大做强,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构建新的格局,从而提高整个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质量,打造出更多的群众文化精品活动。

参考文献

[1]林园.如何打造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以广西柳州市为例[J].文化产业,2020(9):123-124.

[2]陆和建,郭俊杰,张思琪.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滁州探索:以“出彩滁州人演出季”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