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提高电力配电网可靠性技术分析

作者

刘映利

呼和浩特供电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四部分构成的电力系统是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我国电网的输送与使用功能。现如今我国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建设技术上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合理的开发与运用配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增加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以此来满足我国的配电需求。这就需要我国电力单位重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加大投资,加强人才培养以及统筹相关规划建设,以此设计出适合我国电网配网电力技术,保证电器一体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电力企业;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电力配电网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电能通过配电网合理的分配、传输到各家各户,因此,配电网的可靠性对于人们正常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今的电力事业的新目标就是关于配电可靠性的管理,为了这一核心目标的实现,科学技术在不断的革新,电力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它逐渐的体现出了电力企业在电力配电网改造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提高电力配电网的可靠性实质就是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通过配电的标准化抢修、自动化改造以及状态检修等技术手段,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这是实现配电网改造的最终目标。

一、我国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现状及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资源在国家资源中地位愈加重要,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的关键资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及时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电力输送效用。从当前我国配网电力技术的应用程度来看,其技术不均衡性较为明显,这会一定程度上加大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不利于用户信息的储存与分析。因此,提高我国配网电力技术应用程度是一种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双赢选择。配网系统的建立需要坚持严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因此,在构建配网系统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严密把控精密仪器和发电设备组装质量,完善电网运行流程,这有助于避免后期安全性和技术性隐患的发生。然而,目前我国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还不成熟,各环节之间协调性不足,导致电网系统总体发电效率不高,极大阻碍了电力网络构建速度。就这一角度而言,相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应及时优化发电设备配置结构,促进电网系统向易用性、综合性方向发展。

二、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策略

1、合理设置电压等级。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配变容载比采用合理配置供电电压的方式保障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采用降压法降低电力故障率,提高电力安全性。但从长远角度看,可能损失电能。基于此,电力企业应选择合适的配变容载器,保持供电电压稳定,以降低电能损耗。同时,还要考虑电力运行的实际情况,达到节能的根本目的。

2、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法。我国地区差异大,所以配网建设规模也不同,一些地区配网建设比较密集,一些地区配网建设比较稀少。因此,相关工作者需依据不同地区的特征优化各地区的供电模式。对于配网系统而言,需要调整的内容相对较多,且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电力企业高效协调各项工作,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进而不断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3、完善制度,健全体系。电力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主要支撑,同时还需要完善工程制度、健全工作体系,进而有效开展工程施工工作。首先,提高相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招聘管理者时要严格制定招聘标准。其次,培训现有的工程管理者,促使他们全面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此期间,还要定期考核,同时记录考核结果,以提升工程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提高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实行监督机制,发现问题时要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通过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及工作体系,可以确保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使用的精确性,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三、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很多,配电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制造工艺和相关产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的质量,线路相关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系统线路的传输容量甚至是系统动作的性能指标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1、提高可靠性技术方面。要加强城市输变电网架的建设,城市的电网应当采用500kV 变电站为供电电源依托,220kV 双环网形式分区开环运行,220kV 变电站必须要深入城市负荷中心区,以保证城市的供电不会因为各种突发事件而长时间被切断。在真正实现了分区、分层运行以后,可以有效限制电网的短路电流,以解开高低压电路之间的电磁环网,从而提高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能力,对于大规模连锁停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防止效果。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以及规划区域,负荷密度相对较高,因此高压配电网应该直接取消35kV 公用变电站,以110kV 变电站的供电为主,加强供电能力。对于原有的35kV 专线供电的用户,原则上需要将其介入220kV 变电站,以确保其正常供电。对于110kV 变电站的接线模式来说,需要更加的简洁与清晰。可以直接取消单线单变接线以及双 T 接线的方式以保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2、在改善电网结构方面。从电网结构的改善上来看,必须要优化中压配电网的结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中压配电网必须要采用电缆双环网供电的模式,该模式最少要满足“N-1”安全准则的供电相关要求,并且要合理布置电网的开闭以及户外环网单元,所有的供电区应该相对独立,不能交叉,也不要重叠。在电网结构的改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每回中压出线装接的配电变压器的数量以及相关容量,数量上一般不超过30台,而相关容量一般不超过10000kVA。除此以外,对于没坐开闭所出线装接的配电变压器的数量以及总容量也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来说,每一段母线装接不超过10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一般不超过3000kVA。城市的规划区中压配电网络应该尽可能的按照城市中心区域标准一次性建成电缆双环网供电,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架空电缆混合网供电的形式。

3、改善配网结构,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对于中压配电网的结构的改善,可以根据220kV 和110kV 变电站的分布来进行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划分。每一个变电站都需要有明确的供电范围,而且不交错,不重叠。在10kV 亏线上按主干线分段的原则安装干线分段开关、分支线开关等,使得整条馈线停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柱上式 SF6开关作为联络开关,大大缩小停电的范围,供电网络全线一旦某个位置出现故障,用联络开关就能够使故障停电范围大大缩小,同时还能够缩小安排停电范围。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通过实时监测、诊断和预防性维护,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然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技术复杂性、数据安全性和隐私等潜在问题,并管理好影响因素,以确保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将朝着更智能化、高效能源管理、全球化应用和安全保护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并满足用户对能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翁燕霞. 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 光源与照明,2020(10) : 207-209.

[2] 贾国辉.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究[J]. 环球市场,2021 (15) : 165-166.

[3] 刁飞虹.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 电子技术,2022, 29 (3) : 124-125.

[4] 王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1):39-40.

[5] 薛志刚,黄有立 . 配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