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探析

作者

杨利军

和林格尔县交通运输局公路服务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011500

摘要: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对公路建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的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仍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和路基的强度,并且公路建成后的使用寿命将缩短,性能无法保证。为了提高公路质量,确保公路使用寿命,必须重视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的升级和改进,提高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有效加强区域间联系,也为日常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其中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尤其是高填方路基,整体工程量相对较大,若施工技术不当或质量控制不严,极易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效益。

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公路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是重要的基础内容,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从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对此项工程的建设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将此阶段的工作内容充分予以重视,这导致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基结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最终路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就无法达到实际工作的需要,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就无法保证。因此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关注度和研究过程,将公路工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保证交通施工过程的压力能够得到缓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各种原材料的应用,同时做好施工中各项准备工作,注重路基压实施工作用的凸显,这都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点。

二、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

1.施工前的准备。在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前,要进行科学有效地填方实验,如选取200m以下的地段进行试验。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为施工方式和机械设备的选用、碾压工序、速度及次数、每层材料的含水量、松铺厚度等方面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有效地数据,这样更能为公路工程的施工指导提供便利。试验结束后在填方区一定要进行施工场地的详细勘查工作,对填方地段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在普通地面高填土施工中,必须对地面上的杂物、积水等进行彻底清除。在地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情况下,在利用压路机碾压前要先将其挖成宽度大于1米的台阶。如对特殊地面进行高填土施工时,应依据相关公路施工规定及设计要求,严格遵循特殊地基处理方式进行有效作业。

2.填料的选择。在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填料选择中通常情况下要选择透水性较好的填土材料,如卵石、碎石、砾石、粗砂等,在土质含水量不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可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方式进行有效施工。如选用透水性差的粘性土等作为填料,应控制其含水量,尽可能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范围内,然后在进行分层填筑及压实。通常情况下路基填料主要采用碎(砾)石土、粗砂土等,这种材料的应用可以增强压实后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在填筑路基中不宜采用粉性土,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大含量的粉粒及毛细作用过强,响施工的质量。

3.路基上料及排水处理。施工所需要的填料应是经过检验,质量合格,并适应于该项施工。先将填料使用相关的机械设备运输至填方地段的指定地点,并在现场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卸料。卸料的密度应以每层松铺的厚度为30cm为基准,缓缓进行。在一层填料卸料结束后,应先暂停施工,对填方路面实施摊铺及平整,再根据要求进行下一层卸料工序。在上述工序完成后还需要对路基进行排水处理。排水固结技术的作用在于减小地基中孔隙水的排放距离,从而优化地基排水的边界条件,也能有效的加速地基的固结。如果地基的地质为粘土层,且有机质的占比较大,其排水固结时可以应用水平砂垫层及垂直向的排水结构相结合,而构成的排水系统。砂垫层的主要材料是中砂及粗砂,其厚度需要超过50cm,且其宽度应相较路基的宽度更大,并超过1m。垂直向的排水结构使用的主要材料为袋装砂井或者塑料排水板,其能够迅速有效的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并对地基具有一定的挤压作用,使之更加密实,便于机械作业。

4.摊铺平整及压实。填料松铺结束后,需要使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对填方地段进行摊平处理,再将已经摊平的填料实施碾压处理。为了使填料达到一定的紧实度,该项工作需要重复进行,直到达到一定标准,便于后期施工整平施工。上述施工完毕后,即可以用平地机实施精细处理,并将路基整理为具有适量坡度的路拱,便于排出积水。精细化平整完成后,即开始进行路基碾压,可以选择大吨位的振动式压路机来进行。对直线段路基进行碾压时的顺序是从两边向中间推进,而对于半径较小的曲线路段则碾压顺序为从内测向外侧推进。在进行纵向碾压使,其轮迹的重叠度为50cm左右;进行横向碾压时,重叠量根据路基的宽度决定。在碾压方式上,初压是宜选择静压的方式,而复压则可以选择振动压实,碾压的速度以预先的实验结果为基准进行选择,碾压的一定要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保障碾压的质量。

5.压实度检测。可采用灌砂法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根据要求也可结合核子密度仪进行检测。在路堤填筑前,根据要求需要对填料进行取样试验,以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每层填料的压实度都必须满足路基填筑压实度要求,如不符合,则继续进行碾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如果超过标准,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洒水湿润处理,或者翻松晾晒处理,之后方可进行碾压。

三、高填方路基的质量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路基填料质量。通常情况下,路基填料为土、石,在高填方路基的填筑施工中.应该使用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力强的砾石类填筑材料,且土质要均匀,密度也要均匀,不能含有超大颗粒或者其他杂质。为保证路基填料的均匀性,同时也减少对沿线生态的破坏,高填方路基所使用的土应该进行集中选取,尽量避免沿线取土。土质的使用必须要进行选择试验,只有在试验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含有有害杂质及未经处理的劣质土不得使用。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填料为不同土质时,则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土质分别填筑的方式,每种填料连续填筑层累计厚度不小于50cm。

2.在分层填筑时,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逐层整平碾压,并按规范进行操作;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机具配备、洒水量、适宜的松铺系数和相应的碾压遍数。路堤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设置2%~4%的双向或单向排水横坡,及时排走雨水。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坡脚避免遭受水的冲刷(排水沟边缘距路基坡脚不小于2m)。高填方路基的填料在分层填筑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的厚度进行铺筑。如果随意将铺筑厚度加厚,即使压实机具按规定的碾压遍数压实,压实度也达不到《规范》规定的要求。这样施工的路基当填筑到路基设计标高时,必然产生累计的沉降变形,在重复载荷与填料自重作用下产生沉陷。同时,施工中最好是整幅分层填筑,但有的路段受现场实际条件的限制,必须沿纵向分幅、分层填筑。这样一来,对高填方路基的填筑就应严格控制。纵向接缝处应按照要求做好搭接台阶,施工过程中坚决杜绝垂直或无搭接填筑,每一层都应有台阶作搭接处理。对于半填半挖路段也是同样的要求,必须在山坡上按要求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

总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规范实际公路建设中的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创新的施工方案,紧密结合高填方路基施工的断面特点,以此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发.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2022.

[2]邹宏宇.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