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小衔接背景下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

作者

蔡敏

合肥市贵池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本文着眼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培养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在阐释自我管理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引导、情境体验和家园联动三项培养策略。研究表明,适当的环境启发,主体性情境体验以及学校家庭伙伴关系,将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形成合力。本研究为推动小班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策略思路。后续研究可继续探索自我管理能力评估体系建设与幼儿个体差异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班;自我管理能力;幼小衔接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实现目标,满足需求的一系列自主的、自发的调节与控制活动,它是幼儿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在我国普遍推行的3-6岁儿童学前教育中,小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桥梁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视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着眼于小班教育阶段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这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引导,培育自律习惯

小班教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对儿童行为模式和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经心设计的环境能够作为“第三位教师”,在无声中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行为和习惯。个人收纳空间的设置,如工具箱和书包挂钩区,不仅教会幼儿物归原主,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通过日常的收纳整理活动,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读书角的布置则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环境中的规则设置,如“玩完玩具要放回原处”,对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化至关重要,通过图文标识呈现在环境中,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和实践这些规则。环境氛围的熏陶使得幼儿在同伴的影响和模仿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适当的环境设置与必要的规则引导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自律性的培养。环境中的秩序感和美感激发了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规则的引导帮助他们将这种向往转化为具体行为。总之,幼儿园小班的环境布置通过合理利用环境要素,引导幼儿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种环境引导的方法效果显著且持久,能够在幼儿心中种下自我管理的种子,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种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二、情境体验,深化自我调控

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境,为幼儿提供了难得的自我管理体验场景。教师可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模拟情境,比如角色互换游戏,让儿童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控制冲动,遵守规则和程序,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有难度的情境挑战,激发儿童的潜能,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这种“局内人”的主体情境体验,效果显著,更容易形成内在的价值认知。可以预见,通过情境体验活动的长期积累,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会不断增强。利用角色互换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互换身份的情境。活动中,平时比较随意的小明被分配到了“班长”角色,他需要组织队伍,关心小伙伴,并维持秩序。而往常注重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小红,这次则被安排到了一个爱玩爱闹的“小淘气”身份。在游戏过程中,小明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耐心组织;而小红也放开了自我,尽情扮演。游戏结束后,小明和小红都有了新的感悟。小明学会照顾和关心小伙伴,养成团队协作的习惯;小红则在投入乐趣的同时,体会到违反纪律的后果。这种富有教育意义的角色互换游戏,让孩子在情境中深刻地体验自我调控和他人需要,从而培养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见,主体性情境体验可大大提高培养效果,这种效应会持续影响儿童的能力发展。

三、家园联动,共叙成长

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有利形成伙伴关系,构筑培养共识。通过定期家访,教师可以直接观察儿童在家中的表现,评估其自我管理能力,及时反馈家长相关意见。家长也可以通过填写幼儿成长记录册,及时记录幼儿的自我管理表现,上传至教师端。教师和家长利用同一记录平台,共同检视幼儿的成长历程,增加亲子交流,共同督促和鼓励幼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养成。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幼儿在校内外的表现,增强其主体地位感与成就感。这种学校、家庭伙伴关系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中发挥独特作用。幼儿园开展“宝贝成长树”家园联动活动。家长和教师共同记录幼儿的成长点滴,并形成成长树共享。比如,家中幼儿自发帮忙打扫卫生,家长拍照上传至成长树;教师则记录幼儿在学校里自我管理的点滴,如帮助别的小朋友找到玩具,主动清扫活动现场等。家长和教师在成长树上互动交流,表扬儿童的进步。同时,家长和教师还针对幼儿在自我管理方面的不足,比如依然需要督促才肯刷牙、整理玩具,则共同给出鼓励。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家长更加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和教师形成配合;幼儿通过成长树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成就感。这种家园伙伴关系,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各方的共同参与是这个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

结语:

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幼儿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乎幼小衔接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教师可从环境引导、情境体验和家园联动三个方面着力,采取具体可行的培养策略。这种持续推进的joint effort,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协同配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体差异调整策略,最大限度激发每位幼儿的自我管理潜能。期盼通过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小班教育实践,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艳红.让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成为幼小衔接的金钥匙[J].前卫, 2023(15):0110-0112.

[2] 郭娟.探讨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大班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J].求知导刊, 2023(16):107-109.

[3] 程绍仁,王欣林.幼小双向衔接背景下幼儿数学领域游戏活动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