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当真理遇见青春:一堂没有讲台的思政课

作者

卢傲宇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1

风吹过校园的林荫道,梧桐叶在晨光里微微颤动,清脆的笑声伴着脚步声从教学楼间传来,青春总是这样热烈而蓬勃,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生活的探寻;思政课就在这样的青春岁月里悄然展开,却不再拘泥于讲台与粉笔,不再只停留在书本与黑板。它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是一次真理与青春的相遇,真理本是厚重而深邃的存在,往往显得理性、冷静,甚至有些遥远,然而当它遇见青春的热情,便焕发出新的色彩,它不再只是历史书里的理论,不再只是哲学课堂上的定义,而是化作鲜活的生命体验,融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这堂没有讲台的思政课,就在一片草地上,在一间咖啡馆里,在一次远足途中,在一场志愿服务的现场中,在一次心与心的碰撞里缓缓展开。

青春需要答案,面对世界的复杂与喧嚣,青年人总会在心底发出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不仅是哲学的追问,也是青春的焦虑与迷惘,而思政课,便是用真理去点亮青春的路,马克思说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话穿越时空,正好回应了青春最迫切的渴望,年轻的心灵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希望理解世界,更希望参与世界的改变。于是,没有讲台的思政课,便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比如在一次社区调研中,学生们看到空巢老人的孤独,看到志愿者的温暖,也看到社会治理中的不足,他们提出问题,交流思考:什么是共同富裕?什么是公平与正义?这些宏大的命题不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与真实的生命、与街巷里的烟火气息紧密相连,在青春的眼睛里,真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化作一盏盏小小的灯火,点亮了他们心中的责任感。

没有讲台的思政课,更多的是平等的对话,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课桌前,知识从上而下传递,然而当思政课从讲台走下来,变成一场圆桌的交流,它的温度和质感便完全不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青春的倾听者,记得一次校园思政沙龙,话题是“ 内卷与躺平” ,几个学生直言不讳:“ 老师,我们很迷茫,好像再怎么努力也跑不赢这个时代的赛道” ,那一刻,空气里有青春的焦虑,也有真实的无奈,老师没有急于说教,而是讲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谈起奋斗背后的意义与坚持的价值,对话渐渐展开,青春的叹息中多了一份释然,也多了一份力量,真理不是冷冰冰的概念,而是可以走进人心的光,它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而是平等交流中的共鸣。

青春是最需要信仰的年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也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今天的青年而言,信息爆炸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困惑,价值观的多元化,让真理似乎变得模糊。但真正的真理,恰恰要在这纷繁复杂中闪耀光芒,没有讲台的思政课,常常通过故事去传递信仰,比如讲述钱学森放弃优渥条件回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一生;讲述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逆行出征;讲述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把青春献给西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心灵,因为青春渴望榜样,更渴望一种能够托举梦想的精神支撑,真理在故事中不再抽象,而是成为可以依靠的信仰,成为青春奋斗的方向。

当真理遇见青春,它不只是传授,更是唤醒,在一次红色研学之旅中,学生们走进烈士纪念馆,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听着解说员讲述他们在烽火岁月中的抉择,有人低声抽泣,有人久久沉默,那一刻,他们第一次真切地理解了“ 青春的价值” 。有人在日记里写下:“ 原来青春可以这样燃烧,原来真理可以这样昂贵” ,这就是思政课的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 应该怎样” ,更让我们体会“ 为什么要这样” ,它不是冷冰冰的灌输,而是一次灵魂的触动。

青春与真理的相遇,也是一场双向奔赴,真理需要青年去实践,去验证;而青春需要真理去指引,去照亮,没有讲台的思政课,正在让这种交融变得自然,课堂可以在田野中,在实验室里,在社会调研的现场,在公益行动的实践中,学生们在行动中理解真理,在体验中生成认同。当他们在乡村支教时,体会到教育公平的意义;当他们在环保行动中,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理;当他们在创新创业中,感受到国家战略与个人梦想的同频共振,他们发现,真理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青春可以触摸、可以践行的道路。

青春是最美的诗行,而真理是诗行中的灵魂,在一堂没有讲台的思政课上,学生们或许是在操场边围坐,或许是在星空下畅谈,他们谈理想、谈责任、谈世界、谈未来;有人说:“ 青春就是要燃烧,不怕失败” ;有人说:“ 青春要脚踏实地,把小事做好” ;有人说:“ 青春该有信仰,不随波逐流” ,而教师微笑着倾听,偶尔点拨一句,把真理轻轻送入他们的心田,真理不再是负担,而是青春愿意拥抱的光亮。

当真理遇见青春,这堂没有讲台的思政课,最终汇成一句深情的寄语:青春,请相信真理。因为它会在你迷茫时指引方向,在你困惑时给予力量,在你奋斗时点燃希望。真理,请拥抱青春。因为它会让你焕发新的生命力,变得鲜活、生动、可亲。这场遇见,注定会成为青春岁月里最温暖、最难忘的一课。

没有讲台的思政课,不是形式的改变,而是本质的回归。它让真理走下高台,走进青春的心灵;让青春走出迷茫,走向信仰与担当。当真理遇见青春,不只是一次课堂的创新,而是一次生命与思想的契合。在这堂课上,青春不再孤单,真理不再遥远。它们彼此照亮,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