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李斌
身份证号码:51070419821214391X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其施工工艺及施工规模不断增大。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丰富其技术内涵,整合与利用丰富的施工资源,需要考虑施工技术在这一领域的运用与管理,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以应对并提升其施工成效。基于此,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普通建筑施工有很大的区别。工程工期较长,建设难度较大。水利水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能源紧张、保障电力需求的重要手段。施工技术及管理的质量,关系到整个项目成本,也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质量。为保证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日后的使用年限,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施工技术,在以后的项目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建设中,建设项目与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由于工程自身的复杂程度,将对整个水电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水利水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有着特殊的要求。如果没有对质量细节进行适当的控制,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水利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也比较复杂。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以保证工程各环节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制定一套严谨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施工人员能严格地按各项规定进行施工,以保证总的施工质量。总之,在水电站建设中,施工技术和管理对水电站的总体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一)钢筋连接技术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对钢结构的需求量很大。为了提高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接头质量,同时也能满足水电建筑物的稳定性要求,需要在工程中应用钢筋连接技术。①采用直螺纹连接工艺,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连接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料和设备,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优化了钢结构,可以高效地进行接头处理,延长了项目的使用周期。②采用钢筋连接技术 ,也要确定数量和型号,对其进行认真的检验,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使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预应力锚固技术
由于预应力锚固具有诸多优势,且适用面较广,已被广泛采用。预应力锚固是一种新型的锚杆支护结构,为保证施工中的稳定,防止混凝土出现损伤、沉降、开裂等现象,需要在现场应用 GPS定位,并对锚碇的位置、方位、深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以保证施工全过程的稳定。
(三)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的碾压技术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碾压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些掺合料。总之,在选择掺合料时,应充分考虑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减水率、高流态化、高润滑性等方面的影响。掺入特种添加剂,能有效地控制水泥凝固时间,增强混凝土自身的塑性,增强碾压时各层间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强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强度[2]。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研究
(一)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建设企业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对建设项目进行改进,并做到以下几点:(1)实施分级管理。在施工阶段,要制订技术考核管理方案,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分解,保证每一项施工技术管理都是科学的。(2) 构建企业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工地是施工工艺执行最关键的地方,现场人员往往无法按照施工进度进行作业。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对各类信息进行及时的搜集。在工程建设中,若发生了管理上的问题,则要视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整个管理系统能起到最大的作用。(3) 加强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的管理。设计图与规划是建筑资料中的重要资料,要有专门的资料管理员进行资料管理,才能保证工程完工后的各项责任能得到妥善的履行。
(二)质量管理
要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强化管理,尤其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①强化质量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的物料质量检测体系,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加强维修养护,延长使用年限,为其提供可靠的材料与装备支持,从而推动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②重视运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在观念上更新,健全工程质量监控体系,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三)提高施工工程进度的管理水平
施工工程进度管理就是对项目各个部分的进度进行统一、科学和合理的管理,编制了合理、完整的施工计划。在实施项目的同时,也要制订出一系列科学的、适宜的、正规的施工总计划,并将其贯彻执行。以图纸作为技术指导,对各阶段的进展情况作了详尽的记载,并将其与整个工程的进展作了对比,从而对随后的工程进行了调整。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保证水电工程整体质量达到设计规范,为尽早达到预定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每个单位都要强化对施工进度的关注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并实现各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配置。
(四)安全管理
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涉及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其安全问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应该认真地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并且持续地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交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训练,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清楚地掌握各项工作的要点。
(五)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应用信息技术
GIS是当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与 GIS集成技术的协同,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利用GIS平台,可以对公路、隧道、桥梁等各部分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工艺参数的自动化计算更加合理。将多元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处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设计的整体水平。另外,编制信息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也能与实施方案相结合,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管理体系,增强相关技术的运用效能。首先,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选址,构建工程管理平台,构建工程防护网络,以提升工程的整体性。其次,在该平台上搭建相关的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时掌握施工工艺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各参建单位对该工程的实施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最后,与 BIM管理平台中的模拟与分析服务模块相融合,实现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动态评价分析与预测,并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对相关数据的集成。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工程数据的收集与目标控制,使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得到最大化,为整个工程的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保证[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重大民生项目,其施工技术与管理制度备受重视。在实施过程中,应保证各类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并发挥其自身的优点,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位,只有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强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才能推动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洪朋,胡彬,袁冬丰,等.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0):220-222.
[2]陈小明.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水上安全,2023,(06):166-168.
[3]钟涛.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