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之班级环境布置探究
王晓云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清河路校区 276000
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环境布置对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作用。在对各种课堂环境设置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环境的设置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交往能力。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对策,并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环境布置
引言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班集体则是其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所以,加强班集体管理非常重要,而班主任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班级群体进行管理,这既是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一条要坚持的原则。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与品质的人。
一、加强小学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
小学课堂环境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气氛是十分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以从座位、椅子、灯光、通风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安排,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装修上,可以使用温暖的颜色,或者是有趣味的布置,比如贴有学生作品的墙上贴,再加上一些小装饰品,使整体的氛围变得活跃而温暖。此外,对于班级的设置,也可以对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阅览区、交互式游戏区以及展示区,从而更好地满足学员们的不同学习需要与兴趣特征。通过这样的探索与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成长,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现存问题
很多教师都坚信,强化小学课堂管理,实质上是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管控,其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安全状况、环境整洁等。在教室里,全体同学都要遵守本守则,由此提高自制能力,并能更好地调节自身的行为。但是,这样的规定却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很好地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一旦有学生违规,老师还是要当众谴责和惩罚,这样不仅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会使课堂气氛极度枯燥,缺乏生气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会趋于谨慎。因为没有自主意识,他们在这一时期丧失了应有的朝气,这给他们的个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三、小学班级环境布置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课堂设置不够个性化、专业化。很多班级的环境设置太过单调、死板,缺少根据学生的特征与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外,部分教室的设置缺少专业知识,缺少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心理等方面的支撑,造成了布置的效果不理想。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习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加强对教学法、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课堂环境设计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另外,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即课堂教学中缺少活动与互动。有些教室的环境设置缺少对学生进行交互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一种活跃的交流与协作的气氛。另外,有些课堂教学环境太过死板,缺少能让学生体验、参与的要素,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制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特征、行为习惯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将更多的互动因素引入到环境布局中,例如学习角落、互动游戏区等,并指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及协作计划,增进同学间的互动与沟通,增强课堂环境的活力与互动。
四、小学班级环境布置的具体策略
(一)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构建多样化的学习空间,是改进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对各个功能区进行适当的划分,使教学情境更加丰富。比如,在墙角放置一些软垫、坐垫,并配上一些趣味盎然的书籍、拼图,营造一个既读书又放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室的一角,摆放一些美术材料和小工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在教室三角,是师生共同搜集的实验设备及资料,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动手,掌握科学知识。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经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视个性、专业的环境设计
要使课堂环境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在课堂环境设置上注意个性化、专业化。在加强个体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空间布局方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按照教育学的原则,对有关的教育器材、教育用品、学习资源等进行设计和选择,从而使学生的综合发展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老师要积极地与父母和学生进行沟通,注意他们的反馈意见,并对环境安排中的缺陷进行及时的发现并加以改进,使多元的环境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营造协作、交互的教学气氛
要改进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必须营造一种合作、互动的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开展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将自己参与制作的班级相册及布置布置在公共墙壁上,例如:拼贴画、拼图墙、班级展示等,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与热情。通过创设协作、交互的教学气氛,促进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另外,也可以使用线上互动教具、互动绘本等多种线上教学创新工具,推动教学的持续革新,使整个课堂环境的特征、互动性和谐感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五、总结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环境的安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希望能营造出一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氛围,从而对今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玉玲.基于"爱"的班级管理理念创建小学班集体环境的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3(4):157-159.
[2] 黄钰洁."物"润细无声--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小探[J].小学教学研究, 2021(17):2.
[3] 王力.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 2021(2019-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