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梁元香
遵义市南白中学 563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和对策,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导,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应用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多个小单元内容,系统地设计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本文将在探讨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对策。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的重要意义
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单元教学模式下,知识点分散,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零散和断裂的现象,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将多个相关的知识单元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不仅提高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也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涉及的“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两个单元时,可以通过大单元教学将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中的分子组成等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对于细胞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探究实验、项目学习、小组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研究“组成细胞的分子”时,教师可以设计“模拟细胞的分子模型”项目,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细胞模型,并进行展示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的问题
3.1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尽管大单元教学设计在理论上有极大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仍然面临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无法跳出学科知识点的界限,将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在教学“走近细胞”单元时,教师可能依然按照细胞结构、细胞功能等知识点逐一讲解,忽略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导致学生只能孤立地掌握知识,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3.2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以“我教什么”为出发点,而忽视了“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怎样学”等问题。例如,在教学“走近细胞”单元时,教师可能精心设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讲解和板书,但在实际课堂上却发现学生并不理解或难以接受这些内容。这种情况下,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的对策
4.1融合多元化教学资源,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融合与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应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界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整合。例如,在设计“走近细胞”单元时,可以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以及细胞内各类细胞器的协同工作整合设计成一个大单元,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资源。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结构时,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三维动画演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细胞及其内部结构的详细情况,增强感性认识;在讲授细胞膜的功能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虚拟实验平台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物质运输功能,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探究项目“构建细胞的分子模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讲解细胞中不同类型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粘土、模型材料等,制作细胞的各类分子模型,并进行展示和解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类分子的知识,还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动手制作、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这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融合和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4.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核心素养发展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设计“走近细胞”单元时,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实际参与性。例如,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的探究实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学“走近细胞”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细胞城市”的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和构建一个细胞模型,将细胞看作一个运作的城市,将细胞核比作市政府、线粒体比作发电厂等。学生通过这一活动,不仅需要深入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创意设计,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5.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实施建议。希望这些策略和对策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向着更高效、更具素养导向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 2023(13):133-136.
[2] 龚霞峰.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考[J].高考, 2020(22):99-99.
[3] 高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