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陶国金
南昌市新建区新祺周学校 330115
摘要:本文探讨了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和形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文章从生活情境方法的意义、实践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出发,结合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一些案例,阐述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情境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然而,在具体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自身对生活情境的挖掘不够深入,教学案例缺乏实际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案例资源,以充分发挥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情境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数学理解;教学策略
1.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生活情境方法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生动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本文将详细探讨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实践中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人教版教材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在教学实践中,生活情境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应用。然而,教师在应用生活情境方法时需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以及教学案例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多的生活情境资源和案例,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重要意义
实际生活场景的应用法致力于把数学概念形式化和直观化,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兴趣和领悟能力的提升。该教学法能显著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忱。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对数学感到乏味,但通过把数学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景中,这种生活场景应用法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授“加法”概念时,可以通过“市场购物”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仿真购物的行为来掌握加法的含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学生成为数学概念的掌握。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考尚未充分成熟,直白传授数学理论经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栩栩如生的生活案例,在诸如“辨认物件与图形”这一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遭的物件,比如桌椅、书籍等,以此来认识三维图形与二维图案。这种切身的操作过程能让学生建立起明确的数学形象,进而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
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问题
尽管生活情境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力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设计生活情境时可能遇到难题。例如,在“分类”这章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设计不同的分类情境,如分类玩具、分类水果等,但如果生活情境设计不合理或不合适学生的实际情况,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困惑,影响教学效果。
生活情境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数学知识,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有利于数学教学的情境。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实物进行教学,并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如果教师缺乏这种能力,生活情境法的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在实践中还需注意生活情境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例如,在教学“时间”这一部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和习惯来设计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运用。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案例资源,以确保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持续发挥有效作用。
4.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生活情境方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教师应加强对生活情境的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设计生活情境的能力和技巧。例如,在培训中可以设计模拟教学情境,如“超市购物”、“分类收集”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教师的情境设计水平。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课外教学材料和辅助教学工具。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学校可以提供各种实物模型和图形工具,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生活情境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动画和视频,呈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活情境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具体、更直观的生活情境设计,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动力。
5.结束语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其有效实施需综合考虑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资源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情境方法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活情境方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资源的支持和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培训和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引入多媒体资源和丰富的教学工具也是改进生活情境方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12):2.DOI:10.3969/j.issn.1008-5823.2015.12.070.
[2] 张云.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23):146.
[3] 唐秋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