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日语环境下中国企业对日会计外包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

王灿宇 华华 张溢珂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日语个性化课程设计。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强调个体智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日语教学中,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设计出更符合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潜能的课程。本文首先概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框架,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而提出高校日语个性化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实施效果。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日语教学;个性化课程设计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日语作为亚洲重要的语言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传统日语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探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日语个性化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日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他认为智能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生产或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加德纳将智能划分为八种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知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这些智能类型相互独立,但在个体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形成独特的智能结构。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在于,它提醒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其智能多样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日语个性化课程设计原则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智能结构和学习风格。因此,在日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这样的做法旨在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日语知识和技能。

(二)注重智能多元发展

日语课程的教育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还应当关注学生其他智能类型的发展。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教学、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能多元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在多个领域内获得均衡的成长和进步。

(三)强调实践与体验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的培养和应用离不开实践。因此,在日语课程的设计中,应当特别强调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日语,同时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鼓励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日语课程中,教育者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互动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日语个性化课程设计策略

(一)语言智能策略

对于那些在语言智能方面表现出较强能力的学生,教育者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朗读练习、背诵经典篇章以及写作练习,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语言知识。此外,利用日语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观看日语原声电影,学生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模仿电影中的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听日语歌曲并跟唱,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音语调,还能增强他们对日语节奏和韵律的感知。阅读日语文学作品,如短篇小说、诗歌等,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地道的语言表达,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逻辑-数学智能策略

对于那些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具有优势的学生,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旨在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的任务,如语法分析和句型转换练习。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加强他们对日语结构的理解。除此之外,通过日语数学游戏、编程等互动性强的方式,可以将日语学习与逻辑-数学智能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语言技能。例如,通过编程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用日语描述算法和逻辑过程,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也加深了对日语专业术语的理解。

(三)空间智能策略

对于空间智能较强的学生,他们通常擅长图像思维和空间想象。在日语课程设计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地图等视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中的空间关系和方位概念。同时,设计绘画、手工制作等创意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以直观的方式学习日语,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通过绘制日本地图和城市布局,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掌握地理名词和方位表达,同时通过艺术创作,如绘制日本传统风景画,学生可以学习到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

(四)肢体-动觉智能策略

肢体-动觉智能较强的学生往往喜欢通过身体动作来学习新知识。在日语课程中,教育者可以设计角色扮演、肢体语言表达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态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动态。此外,通过体育活动、舞蹈等结合肢体动作的方式,可以将日语学习与肢体-动觉智能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提高语言技能。例如,通过学习日本传统舞蹈,学生可以了解日本文化,同时通过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表演,加深对日语指令和动作描述词汇的记忆。

(五)音乐智能策略

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特别敏感。在日语课程设计中,教育者可以利用日语歌曲、节奏游戏等音乐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日语的发音和语调。同时,组织日语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感受日语的韵律美和语言魅力。例如,通过学习和演唱日本流行歌曲,学生可以学习到流行文化中的日语表达,同时通过演奏日本传统乐器,如三味线或太鼓,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日本音乐和文化。

(六)人际智能策略

对于那些在人际智能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他们擅长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在日语课程中,教育者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通过模拟社交场景、组织日语角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中提高日语交际能力,增强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日语角活动中,学生可以模拟日本的社交场合,如茶道体验或商务会议,通过实际对话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七)自知智能策略

自知智能较强的学生善于反思和自我调节。在日语课程设计中,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记录学习日志、进行自我评价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日语水平。例如,通过定期的日语学习日志,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识别强项和弱点,并相应地调整学习策略。

(八)自然观察者智能策略

自然观察者智能较强的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现象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日语课程设计中,教育者可以结合日本的自然和文化特色,设计实地考察、植物观察等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日语,同时了解日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言,还能拓宽视野,增进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例如,通过参观日本的自然公园或历史遗迹,学生可以学习到与自然和历史相关的日语词汇,同时通过观察和记录,加深对日本自然和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若颖. S公司对日软件外包服务质量管理案例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2]李燕玉, 戚鑫宇. 长春市与大连市对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 (12): 104-105.

[3]高子卉. 基于对日服务外包企业需求的高职日语课程改革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51): 128.

[4]李燕玉. 浅析吉林省对日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的途径[J]. 经贸实践, 2017, (18): 65-66.

[5]穆牧. 基于对日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日语教学改革探索——以苏州地区为例[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0 (02): 126-127.

[6]1月杭州市对日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加近50%[J]. 服务外包, 2017, (Z1): 9.

[7]刘清清. 大连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以对日承接软件外包为例[J]. 商场现代化, 2017, (03): 115-117.

[8]任小芳. 苏州市对日服务外包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施路径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6 (10): 144-146.

[9]季成, 徐福缘. 基于服务外包产业链的对日服务外包合作研究[J]. 国际经济合作, 2016, (04): 14-19.

[10]王家动. 对日服务外包行业的困境及突围策略分析[J]. 亚太教育, 2015, (35): 74.

作者简介:

王灿宇,2002.04.20,女,汉族,吉林省敦化市,日语专业

华华,2004.3.10,女,汉族,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会计学专业

张溢珂,2004.06.15,女,汉族,浙江省台州市,财务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