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把握文体特点,创想阅读教学

作者

杨小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 213161

【内容摘要】想象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被广泛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统编教材对“想象”能力培养也有明确要求。民间故事单元无论是“创造性复述”的语文要素还是“民间故事”的人文主题都与想象紧密相关,通过“引投冲浪榜”“溯循教材秀”“创更评价法”三维路径,搭建想象“创造营”,探寻想象教学新式,在这形式多样、创意无限的想象教学中,想象不再只是学生望洋兴叹的天马行空,更是有迹可循的塞上江南。

【关键词】想象;想象教学;民间故事

统编教材关于想象能力发展的编排有较强的序列感和逻辑性。无论是人文主题还是语文要素都多次围绕“想象”展开,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民间故事单元并非想象单元,但无论是“创造性复述”的语文要素还是“民间故事”的人文主题都与想象紧密相关。因而如何立足教材,借助民间故事探寻想象教学新式是值得思考和推敲的。

基于学生在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时想象缺少丰富性、逻辑性、创造性的学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三投想象冲浪榜、三寻想象教材源、三变想象评价法”三个维度的具体实施策略使抽象的想象扎实落地。

一、引投冲浪榜,激主动想象意愿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应具备勇于探究的素养,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标准答案为目标,严重阻碍想象能力的发展。因而,在充分尊重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结合部编教材对想象能力发展的要求,从想象的丰富性、神奇性、发展延伸性三维角度设计想象冲浪榜,激发想象意愿。

(一)一投细节“多”榜,激发想象的丰富性

想象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而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紧抓这些相似中的不同细节可以为想象提供大量地改造原材料。因而在民间故事单元的教学中首先设计了细节“多”榜单,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储存表象,激发丰富的想象。

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时,学生在想象海力布如何劝说乡亲们时内容比较雷同,集中在语言上,以“快搬走吧”最多,占比78%。因而在教学中引入了一张“名人劝说榜”。榜上是学生搜集的关于名人劝说的各种民间故事,由学生投票选出劝说达人。学生在搜集、整理、票选环节后,再去想象海力布劝说乡亲们的情节时,在人物的神态、动作及劝说内容和方式上都有了更多生动而具体的创造。

以想象冲浪榜的形式促使学生大量阅读并储存相关的内容细节,搜集的过程为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能更好地激发想象的丰富性。

(二)二投情节“最”榜,凸显想象的神奇性

学生在阅读民间故事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其中不可思议的情节吸引,统编教材中也在课后习题和交流平台及配套练习中反复强调民间故事的这一特点。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正是凸显想象神奇性的绝佳素材。

如,教学《猎人海力布》时,学生对由猎人变幻而来的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引入了一张“最神奇石头”榜单。位于榜首的是补天五彩石,学生据此还想象创作了“龙王宝石”的故事。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搜集相关民间故事,并有意识地关注情节创造的神奇之处。

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情节,使它能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扬,因而,以最不可思议情节,最吸引人情节,最引人思考情节等情节“最”榜的制作,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想象的神奇性。

(三)三投生活“趣”榜,发展想象的延伸性

如果说奇妙的情节是想象的锦上之花,那么生活则是想象的塞上江南。统编教材借助资料袋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中那些极具传奇色彩的情节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甚至与学科的联动。教学时充分利用资料袋,搭建想象的现实流,使学生的想象得到进一步延伸。

例如,资料袋中提到《牛郎织女》的创作来源于银河两侧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这勾起了学生对这两颗星的无限好奇。顺势引入“星空”榜,学生搜集了许多奇妙的星星,并以此展开了星空故事会。此次星空故事会与五年级下册科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章节学习进行了学科联动,在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星空知识同时也发展了想象的无限延伸性。

想象是学生基于已知现实的创造,充分利用教材,紧抓学生兴趣点,挖掘现实素材,激发学生想象再造,以教材之石为想象建基,以生活之趣为想象供能。

二、溯源教材秀,探多元想象路径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想象能力提出明确要求的多达十五个单元,涉及多种文体,横向展开爱、世界起源、大自然等多种主题,纵向延展朗读理解、体验情感、构思情节等多种任务。充分利用统编教材,能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支架。

(一)溯教材主题秀——延展式想象

以主题展开式丰富想象教学内容设计。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课文主题为源头,通过有意识地引导组合,勾连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新主题,延展民间故事的想象之貌。

例如,教学《猎人海力布》时,报恩主题、宝物主题、救人主题、变身主题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这些主题既可以与《牛郎织女》进行联动,黄牛为报恩帮助牛郎,最后化身金牛星守护他们,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勾连,上弦月形如拱桥为牛郎织女的相逢而变幻形状。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具有固定类型。这些固定的类型可以为学生想象细节提供大量素材和范例,并在此基础上延展出丰富的主题,以拓宽学生的想象视野。

(二)溯教材文体秀——引领式想象

统编教材关于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有如下提示:固定类型、重复段落以及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紧抓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以民间故事独特的文体特点为风帆,链接课外阅读,引领民间故事的想象之道。

例如,教学《牛郎织女》时,学生以“美好生活秀”为主题,组成了四个团队:老牛助攻队、牛郎寻妻队、织女思家队、喜鹊耐力队。从旁观者进而成为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了老牛的感恩相助,牛郎的苦苦追寻,织女的思念成疾,喜鹊的鼎力相助,这些情感的想象帮助学生触及民间故事的情感内涵——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共情基础上对比“牛郎身世”与“织女身世”两个相似段落,链接快乐读书吧的推荐,尝试想象田螺姑娘、祝英台等的身世,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和遭遇都有精彩的想象。

情之所动,心向往之。在文体引领的想象历程中,学生的情感想象借“他”生发,与“我”相融,最终抵达民间故事的情感核心。

【参考文献】

[1]张玉敏.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2020(43)

[2]张雪芳. 在阅读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教学,2024(7)

[3]韩雪.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评价策略——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J].教师博览,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