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作文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李忠祥

长春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130113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从因材施教、因“文”施教、因“组”施教、因“馈”施教四个角度出发,探讨初中语文作文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教育理念往往会忽视这一差异性,教学活动过于单一笼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正因如此,部分学生往往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而部分学生则长期名列前茅。考虑到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通过分层教学的模式,将学生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并针对各层次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帮助,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精细化学生分层策略

为了精准提升每位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需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写作现状与能力水平,并据此进行科学分层。分层依据主要涵盖两大方面:首先,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作文成绩。尽管考试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仍是评估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参考之一。作文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积累与磨炼,因此,考试作文成绩能反映学生的写作功底和当前水平。其次,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作文训练参与度、其他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潜力特别是写作能力,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组别,即A、B、C三层,比例大致维持在3:5:2,具体人数要根据班级总人数调整。A层学生作文基础扎实,写作能力强,处于班级领先地位;B层学生则位于中游,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与潜力;C层学生则在作文方面相对薄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提升。

二、分层教学目标的定制化策略

为了确保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此举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对于作文基础扎实的学生,设定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其潜能,确保他们“学有余力,精益求精”;对于作文水平中等的学生,则致力于促进其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让他们“学有所获,信心倍增”;而对于作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通过降低门槛、增强信心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与自信,从而实现“从零到一”的跨越。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紧密围绕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展开,旨在构建一套既符合普遍教学规律又兼顾个体差异的学习体系。具体而言,课时目标作为学科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表现,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可测试性等特点,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清晰的导向与约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此框架下,将教学的目标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以及拓展目标。基础目标聚焦于“三基本”——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表达清晰,这是全体学生,尤其是C组学生必须达成的底线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作文的立意积极、观点深刻、材料丰富,主要面向B组及部分A组学生,鼓励其向更高层次迈进。而拓展目标,是对A组学生的专属挑战,强调观点的深度性、材料的丰富性、文采的彰显以及创新思维的展现,旨在培养其成为作文领域的佼佼者。通过分层设定,能够确保每位学生都在适合自己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成长。

三、习作的分层

在布置习作任务时,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设置相同的任务标准,虽然便于管理,却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作业缺乏挑战性,易导致其思维惰性;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能因难度过大而失去信心,甚至采取抄袭、拖延等不良行为。因此,作文教学的分层设计十分重要。以《____给予我力量》这一习作题目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基础目标:学生能够围绕中心思想,完成一篇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无错别字的叙述文;提升目标:在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学生需进一步清晰交代事件要素,区分主次,合理安排叙述顺序,实现详略得当;拓展目标: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的写作境界,要求描述生动具体,语言表达富有文采,选材广泛且富有新意,构思精巧,内容创新。通过分层次设定目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攀登,从而实现个性化成长。

四、评价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分层评价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教学成效的晴雨表,还是促进学生反思与进步的动力。分层评价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觉察学习中的瓶颈,进而精准施策,助力学生跨越障碍。初中语文教师应巧妙运用科学且富有成效的分层评价机制,彰显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与实效性。在实施分层评价时,教师应秉持全面而细致的原则,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及学习特需生展开个性化评估。对A层级学生,评价应聚焦于其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提炼与推广,鼓励他们利用既有优势,持续深化语文学习。同时,通过树立榜样效应,激励其他学生见贤思齐,共同进步。对B层级学生,评价需兼顾肯定与引导。教师应积极表彰其学习进步,激发其持续努力的热情,并指出其尚待提升的领域,帮助学生明确自我定位,规划学习路径,以期实现更好的学业成就。对C层级学生,评价应侧重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的引导。教师应分析学生在字词句掌握、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记忆训练、拓宽阅读视野等,引导学生逐步克服学习障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缩小学生的差距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实事求是,深入浅出地剖析分层教学的本质及实践要求,及时了解基本学情,关注学生的课内外表现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尝试现代化的教学对策,稳步提升整体的分层教学质量和水准。

参考文献:

[1]陈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C],2018.

[2]纪艳红.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