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策略探析

作者

林炎纯

普宁市洪阳镇洪阳鸣岗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教育中,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至关重要,二者的有机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寻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对其融合策略展开研究。在具体策略实施上,从日常管理中巧妙渗透德育以创设和谐班级氛围,抓住教育契机以丰富班级德育活动,创新班会形式多维度落实德育内容,组织暑假专项德育活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等方面展开。这些策略有力推动了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还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德育融合;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德育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当前教育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

一、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行动力

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在平时生活中加深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内化为现实的行动。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德育方法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进行实践验证,从而对价值观的意义有更真实的感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逐渐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行为准则,使德育教育不再停留在抽象层面,而是能够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去,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成长。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巧妙地融入日常工作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塑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既能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减轻学习压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良好的班风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二、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进行融合的策略

(一)日常管理融入德育,构筑和谐班级氛围

班级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核心阵地,还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战场。班主任应通过班级管理这一平台将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入日常管理当中,从而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育人作用[2]。以班级卫生值日为例,班主任实施了“卫生责任田”制度,将教室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并且每周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值日工作中,还可以通过轮换制度使每个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卫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班主任在每次值日之前应组织简短的动员会,向学生们强调劳动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教室的整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责任感。在一次值日结束后,小组代表应积极分享他们的感受,“以前我们觉得值日就是打扫卫生,完成任务就行,觉得有些麻烦,但这次我们分工合作后,大家齐心协力,看到教室变得整洁明亮,心里非常有成就感,感到自己为班级做了一份贡献。”通过这种分享,学生们会逐渐意识到劳动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更是一种荣誉和责任,这样学生们也会在实践中学会了分工合作,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充实班级德育实践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探索欲望强烈。在这个阶段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其德育思辨水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一次学校的运动会中,某班的接力赛队伍在比赛中掉棒,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致使在比赛结束后学生们的情绪都比较低落,甚至有的同学显得很沮丧。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并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决定放学后组织一次小型讨论会,在讨论会上班主任首先鼓励学生回顾比赛的全过程,让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一个学生说道:“当时我太紧张了,接棒时手都在抖,导致棒子掉了,真的是我做得不好。”另一个学生则说到:“大家不要气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赛前并没有针对默契做好训练内容,导致我们在比赛时配合不够好。”通过这种讨论,学生们会逐渐意识到比赛失败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班主任还需要总结道:“从这次比赛中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和保持冷静心态的重要性,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从挫折中总结经验,不灰心丧气,勇敢地面对挑战。”而班主任的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增强了他们面对失败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大家意识到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三)创新班会活动形式,多维度落实有效德育

班会作为班级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平台,因此班主任应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如在开展以“我的榜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班主任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崇拜的榜样事迹,通过查阅资料、与身边人面谈等形式,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在班会上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选出来的榜样人物、感人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其中有一位同学讲述了袁隆平爷爷的事迹。通过精心制作的PPT,这位同学展示了袁隆平爷爷几十年来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创新,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温饱问题。她激动地表示:“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他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也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班会形式会增强学生的使命责任感,还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成长。

(四)开展暑假专项德育,推动学生知行合一

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可以在节假日里进行有益的实践,在生活中帮助学生汲取力量,塑造更好的个性。暑假既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又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当前怎样使学生的暑假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已成为每个班主任都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重大,班主任在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德育作业--“弘扬家风”,作业要求学生对家中长辈进行采访,了解家族家风故事,并将之记录下来,这项作业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家族历史文化,还能通过与长辈的交流,传承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使命责任感。学生们也对此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其中有一位学生采访了自己的爷爷,爷爷讲述了他们家族一直秉承的“诚实守信”的家风,爷爷年轻时做生意,遇到再大的经济困难也从不拖欠客户的货款,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他强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段家风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他决定将爷爷的故事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并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感悟,表达了对诚信的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促进班级氛围的和谐发展,还能显著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通过这种相互融合可以使学生得到学术上的提高,同时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得到整体的发展,但是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班主任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应不断创新,持续优化调整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学生发展夯实基础;才能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基伟.聚焦德育立人,赋能班级管理——将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23(22):30-32.

[2]浦文明.德育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J].文渊(中学版),2024(7):421-423.

[3]刘芳.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策略创新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4(3):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