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
刘惠芬
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校 山西太原 030000
刘惠芬(1975.1),女 汉族 人 学历大专 职称:中小学一级,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文着眼于传统文化如何与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并得以传承,深入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具体涵盖教材内容的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融合以及实践活动的融合。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如现代文化的冲击、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以及评价体系的局限性等。针对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有效融入与传承。通过此举,我们期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融合;传承
一、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深邃广博,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精神寄托和智慧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思维视野、培育文化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充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心。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 教材融合
小学语文教材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深入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巧妙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教材中,古诗词犹如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珍宝。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从一年级《咏鹅》的清新脱俗,到六年级《石灰吟》《竹石》的坚韧不拔,各年级教材中均精选了大量经典古诗词篇章。这些古诗词不仅文学价值斐然,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领学生通过吟诵、解析诗意、领悟意境等路径,品味古诗词的韵律之雅、语言之妙、意境之深。同时,引导学生探寻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生活志趣及他们所坚守的价值观念。如学习《静夜思》时,学生不仅能掌握以简练语言抒发思乡之情的技巧,更能深切感受到古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领悟传统文化中“家”与“根”的深远意义。
2.2 课堂融合
小学语文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战场,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深切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情境教学法便是一种颇为奏效的教学手段,它通过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情境,引领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更深入地领悟和理解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与诗词意境相匹配的音乐、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以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情境。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播放庐山瀑布的壮观视频,并配以激昂的古典乐曲,让学生仿佛亲身站在瀑布前,直观感受到瀑布那震撼人心的气势。如此,学生便能更深刻地领会到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绘的壮阔意境,传统文化的韵味也就在这一过程中悄然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3.1 现代文化冲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文化以其多样化、便捷化和娱乐化的特点,对小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给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以下是对现代文化冲击的具体分析:
从表 1 数据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 500 名小学生中,喜欢现代流行文化的人数占比达到 70%,经常接触现代流行文化的人数占比为 60%,且每周接触时长在 5 - 8 小时,远高于传统文化。这表明现代流行文化在小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较高,对小学生的影响较大。而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数仅占 30%,经常接触传统文化的人数占比为 20%,每周接触时长也相对较短。这说明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所下降。
3.2 教师素养不足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角色,其传统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感受。然而,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素养上尚存欠缺,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充实。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仅限于教材所述,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缺乏深入探究,教学时仅能依循课本,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及拓展知识,难以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其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学习兴趣的激发。此种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四、结论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意义重大,但当前面临现代文化冲击、教师素养不足、评价体系局限等困境。要突破这些难题,需多方协作。教师创新教学,提升素养;学校完善评价体系;家庭与社会营造氛围,共同助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扎根、传承,培育文化自信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卜梅月,鞠逸彤.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对策[J].三角洲,2024,(34):149-151.
[2]马海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广河县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2):76-78.
[3]肖莉.传承文化,弘扬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知识文库,2022,(2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