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途径
张彤
云霄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福建漳州 363300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1]家园共育在幼小衔接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合作,能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系统的准备。本文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2],对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念共识、课程共建、习惯培养、沟通协作四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共育;课程共建
一、达成理念共识:奠定家园共育基础
(一)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衔接。家长不能只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园也不能将幼小衔接简单等同于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双方应树立科学、全面的幼小衔接观念,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家园沟通与培训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依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详细解读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家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在家庭中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指导家长的能力。
二、课程共建:丰富家园共育内容
(一)整合幼儿园与家庭课程资源
幼儿园应依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课程。同时,充分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例如,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生活技能等,丰富课程内容。幼儿园和家庭还可以共同开展主题活动,如“走进小学”“我是时间小主人”等,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二)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课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课程。线上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绘本阅读、数学启蒙、科普知识等。线下则组织亲子活动、参观小学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促进家园共育的深入开展。
三、习惯培养:聚焦家园共育核心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和家庭应依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提问、思考等。在家庭中,家长要为幼儿创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作业。同时,家长和教师要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在学习习惯方面的表现,共同采取措施进行培养和纠正。
(二)强化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幼儿园应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家庭也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家长可以与幼儿园配合,制定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定期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三)注重社会交往能力培养
进入小学后,幼儿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因此,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至关重要。幼儿园和家庭要共同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在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带幼儿参加社区活动、亲子聚会等,拓宽幼儿的社交圈子。
四、沟通协作:保障家园共育效果
(一)建立多元沟通渠道
为了及时、有效地沟通幼儿的情况,幼儿园和家庭应建立多元沟通渠道。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外,还可以利用微信、QQ 等社交平台,及时分享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教师可以定期发布幼儿的学习情况、活动照片等,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的动态。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教师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共同探讨教育策略。
(二)开展家园合作活动
家园合作活动是促进家园沟通协作的重要方式。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家长志愿者活动等,让家长深入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3]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4]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
(三)构建家园共育评价体系
依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园共育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包括幼儿的发展情况、家长的参与度、家园合作的效果等方面。通过定期评价,及时发现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家长和教师,激励双方不断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达成理念共识、课程共建、习惯培养和沟通协作等途径,能够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家园共育的方式方法,依据相关教育政策和指南,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曼曼 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策略; -《好家长》
[2]肖双韵 家园共育下幼儿图画书阅读指导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黎雪 幼小衔接视角下家园合作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教书育人》
[4]许源 探讨幼儿园开展快乐足球游戏的方法; -《智力》
本论文系2023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码:ZJKTZ23039 课题名称“家园协同视域中的幼小衔接实施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