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高宏伟

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

摘要: 初中体育球类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利用和拓展教学资源等改进策略,以提高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热爱,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体育;球类教学;教学方法;个体差异;教学资源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球类运动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趣味性、竞技性和团队性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参与球类运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性等,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在实际的初中体育球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深入研究初中体育球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体育球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初中体育球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和模仿。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能只是反复地讲解和示范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动作,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练习,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对于身体素质较好、运动基础较强的学生,现有的教学内容和难度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挑战性和新鲜感;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基础较弱的学生,过高的教学要求可能使他们感到困难和压力,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球类运动失去信心。

(三)教学资源有限

一方面,一些初中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无法满足球类教学的需求。例如,学校的篮球场、足球场数量有限,在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使用场地,导致学生的练习时间减少。同时,球类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问题,如篮球、足球等器材陈旧、破损,影响学生的使用体验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缺乏与球类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无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渠道和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不完善

当前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试为主,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在排球教学评价中,只注重学生的发球、垫球、传球等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团队合作表现以及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程度。这种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三、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创设篮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比赛中学习和运用篮球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通过篮球游戏,如运球接力、投篮比赛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例如,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专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学习乒乓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例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竞技组,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会,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三)合理利用和拓展教学资源

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和器材条件。例如,增加篮球场、足球场的数量,更新和补充球类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环境。同时,合理规划和安排体育场地的使用时间,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除了传统的教材和器材外,还可以收集和整理与球类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球类比赛的视频,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进行讲座和指导,开展校际球类交流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和团队合作等方面。例如,在篮球教学评价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学习奖励和表彰相结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球类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初中体育球类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初中体育球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利用和拓展教学资源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提高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初中体育球类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润平, 杨文娟, 孙伯乐. 球类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2] 隆吉贤.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导学-学导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