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
韩贺才 孙艳
安徽省天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本文首先分析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其次探讨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旨在提高暖通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通风与空调;风机;节能施工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暖通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愈发受到关注。暖通工程施工涉及众多环节和专业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而合理的成本控制则是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1.1施工图纸审核
施工图纸是暖通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重点审查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检查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冲突,如暖通管道与其他建筑结构、电气线路等的位置关系是否合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修改完善,避免因图纸问题导致施工错误和返工,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
1.2施工方案优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提升的关键路径。施工工艺的优化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成本。例如在通风管道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中,传统工艺可能会较多地使用弯头和管件来实现复杂的走向布局,但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和BIM技术进行模拟优化,可以精确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管道走向,减少弯头和管件的使用量,这不仅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而且减少了风阻,提高了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长期运行能耗。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也能对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一个包含多个功能区域的建筑暖通工程,合理规划各区域的施工先后顺序,能够使施工设备和人员得到高效利用,避免窝工现象的发生。例如,先集中施工公共区域的暖通系统,然后再逐步推进到各个独立的办公区域,这样可以使大型吊装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减少设备租赁时间和人工闲置成本。在施工机械的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规模、施工难度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对于小型建筑的暖通工程,租用小型灵活的吊装设备可能比购买大型设备更为经济实惠;而对于大型高层建筑,选用具有高效垂直运输能力的塔吊结合施工电梯的组合方式,则能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优化设备使用成本。通过对不同施工方案的详细比较和分析,选择出成本最低、质量最优且工期合理的方案,为整个暖通工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的双赢局面。综上所述,施工前的精细化管理,包括严谨的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以及精心优化的施工方案,能够在项目起始阶段就有效控制成本、提升质量,为暖通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是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关键所在。
1.3合理排管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为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与成本效益,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避让原则与安装原则,以确保管道的合理布局与稳定运行。在针对管线排布的优化流程中,将新风管布局在走廊的核心地带,以此确保送风口的空气能够直接垂直下送。这种中心化的布局策略不仅显著减少了空气流通的阻碍,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风口风量检测的标准要求。此外,鉴于安装区域的空间限制,需要对风管的横截面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矩形风管的宽度与高度比例保持在1∶4以内,从而有效降低空气流动的阻力,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1.4质量管理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责任,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专检。施工班组在完成每道工序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施工队进行互检,最后由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检。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加强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如风管制作与安装、管道焊接、设备调试等,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3)质量检验与验收:按照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对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在检验验收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确保验收数据真实可靠。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坚决不予通过,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工处理,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2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2.1优化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避免过度设计和不合理设计。例如,精确计算暖通系统的负荷,合理选型设备,避免设备选型过大造成初期投资增加和运行能耗浪费。利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对暖通管线进行综合排布,提前发现并解决管线碰撞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返工,降低材料损耗和人工成本。据相关数据统计,通过 BIM 技术优化管线综合排布,可降低材料损耗 3%-5%。
2.2材料设备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制定: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进度计划,准确计算材料设备的需求量,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避免因采购过多或过少造成的积压或停工待料现象。(2)供应商选择:通过市场调研,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3)材料设备验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采购的材料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其规格、型号、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产品坚决拒收,防止因材料设备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增加后期维修成本。
2.3加强成本预算和控制
施工单位应加强成本预算和控制,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控制材料、人工、机械等成本支出。
2.4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往往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在施工前,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若必须进行变更,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变更方案,并对变更引起的成本增加进行详细核算和评估。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对变更内容进行现场核实,避免出现虚假签证和重复计价现象。
2.5提高施工人员成本意识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培训,让施工人员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自觉节约材料、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避免浪费。通过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给予奖励,对造成浪费的人员进行惩罚,提高施工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结语
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施工企业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中的实施阶段到施工后的验收维护阶段,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加强质量、进度、安全、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精细化成本控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管理,2021,23(5):15-25.
[2]张勇.基于精细化成本控制的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研究[C].第十届建筑技术研讨会,2020:78-85.
[3]关盼盼.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新城建科技,2024(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