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亲自然” 班本课程实施:点亮儿童自然感知的灯塔

作者

高翠萍

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

稚嫩的双手触摸世界的每一处奇妙,在自然的怀抱里,收获最本真的成长 。

在亲自然理念引领下,班本课程是一场充满诗意的旅程。孩子们以班级为起点,迈向自然的广阔天地。春天,他们在花园里观察花朵绽放,探究生命的萌发;夏天,在树荫下聆听蝉鸣,感知夏日的热烈节奏;秋天,收集缤纷落叶,拼凑自然的斑斓画作;冬天,触摸雪花的晶莹,领悟自然的纯净之美。课程里,孩子们的每一次发现都是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每一个问题都是探索的萌芽。在这片自然课堂中,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无限激发,他们用最纯真的视角解读自然,在自然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的追光者 。

“亲自然”教育与班本课程的结合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亲自然理念下的班本课程,将自然教育与以幼儿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的班本课程有机结合,为幼儿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这种融合不仅顺应了幼儿好奇、好动、渴望亲近自然的天性,为幼儿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1.同频共振:教育目标的自然融合

亲自然教育旨在构建幼儿与自然之间深厚而亲密的联系。在这一教育理念下,着重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使其能够留意到自然中细微的变化与独特之处,如四季更迭中植物的形态变化、动物的迁徙规律等。通过鼓励幼儿主动探索自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探索精神,促使他们不断追问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与奥秘。同时,亲自然教育还致力于在幼儿心中播下环保的种子,引导他们认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培养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班本课程以班级为单位,紧密围绕幼儿个体的兴趣和需求展开。它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强调个性化学习。班本课程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满足幼儿在认知、情感、语言、社会交往和身体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展现个性的学习平台。

例如:在《找春天》主题活动中,教师观察到班级幼儿对花朵充满好奇,便结合亲自然教育目标与班本课程需求。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认识花朵》、《花儿朵朵开》、《会跳舞的花朵》,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形态、颜色,了解花朵的授粉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力;另外还拓展了以下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花》绘画活动、制作花朵标本,满足幼儿表现对花喜爱的个性化表达需求。《一片花瓣落下来》、《花瓣雨》等绘本活动,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萌发爱惜花朵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融合,既让幼儿亲近自然,又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了幼儿在认知与情感表达上的发展。

2.自然浸润:学习内容的深度整合

(1) 融入自然主题的课程设计

将“亲自然”教育的主题巧妙融入班本课程,能够为幼儿带来沉浸式的自然学习体验。在植物观察活动中,幼儿从亲手播种、浇水、施肥开始,全程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种子如何发芽、幼苗如何逐渐长大,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通过动物了解活动,幼儿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鸟儿如何筑巢、兔子如何进食、蚂蚁如何分工协作等,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结合传统节日节气开展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紧密相连,例如在立春时,和幼儿一起制作春幡,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在冬至时,和幼儿一起包饺子,了解节气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2)基于周围环境的课程拓展

幼儿园周围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特色人文资源,为班本课程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公园、田野、山林等自然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观察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种类和自然景观。组织自然探险活动,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在幼儿能力范围内的任务,如寻找珍稀植物、观察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利用当地的特色人文资源,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如参与社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使幼儿在了解自然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3.趣探自然:创新方法的探索实践

(1) STEM教育的融合应用

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多学科的融合与实践,为亲自然班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亲自然班本课程中引入STAM教育理念,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综合性项目。例如,设计一个“西幼生态花园”项目,幼儿需要运用科学知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运用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种植工具和灌溉设备,通过工程思维规划花园的布局和结构,用艺术的眼光设计花园的装饰和景观,同时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种植面积、种子数量和施肥量等。通过这样的项目,幼儿在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还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项目式学习的深入开展

项目式学习以真实的问题或项目为驱动,让幼儿在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结合“亲自然”教育,设计多样化的自然主题项目。

例如:以“神奇的植物”项目式学习为例,教师结合STEM教育理念设计课程。科学领域,让幼儿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技术上,引导幼儿制作简易的植物生长监测器;工程方面,搭建植物生长架;艺术环节,用绘画和手工展现植物之美;数学则用于测量植物生长数据。游戏化学习中,设计“植物大冒险”游戏,幼儿扮演小种子,通过完成不同关卡(如躲避风雨、寻找阳光等)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在趣味中激发对植物的好奇。

当亲自然教育与班本课程的目标实现自然融合时,会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亲自然教育为班本课程注入了鲜活的自然元素,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拓宽了幼儿的学习边界,让他们有机会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获得直接经验。而班本课程的个性化特点,则能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点,深入探索自然领域,使他们在亲自然学习过程中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融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