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非遗文化赋能幼儿深度学习

作者

卞楠楠

宿迁市宿豫区广博丽景湾幼儿园 2238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种学习品质的核心是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幼儿实践学习能力的表现。本文以项目课程的形式,从“调查”中探秘、“实操”中建构以及“调整”中总结三条路径展开论述,旨在优化项目课程实施路径,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课程;主动学习;调查;实操;调整

项目课程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通过真问题、跨学科整合的深度学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一方面,提供材料支持;另一方面,关注表征状态,保持幼儿良好兴趣,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合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一、“调查”中探秘:近距离接触,调动感官,主动学习“有兴趣”

“调查”指的是对“糖画”的调查,具备生活属性,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在调查中近距离接触,调动感官认知,激发幼儿回顾已有经验。一方面,加深印象感知;另一方面,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一)使用“调查表”,激活经验,融入绘画表征

“调查”的想法来自幼儿的思考。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并对糖画产生了兴趣时,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展开以调查为形式的学习活动。此时幼儿的主动学习情绪也被调动起来,有助于后续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

●实录1:《糖画哪里来》小调查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中班弟弟妹妹送来了许多糖画,小朋友们都想要品尝一口。于是,孩子们对糖画产生了兴趣。围绕“糖”这个核心话题孩子们产生了激烈的讨论!一涵说:“糖画甜甜的很好吃。”岩岩说:“它是用糖做的呀?”以可说:“糖画有很多图案呢!”晨晨说:“我们也可以来熬糖呀!”想要进一步了解“糖画是怎么做成的?”在听到大家的讨论之后,则为大家准备了“调查表”,并对孩子们说:“嗯,老师听到大家的讨论啦,现在放学回家跟父母一起调查一下!”

幼儿主动学习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新发现产生新思考,并主动交流;第二个则是可以在教师的支持下,主动地展开学习的行动。激活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思维,可以在合作活动中表现出来。

(二)寻找“触摸点”,获得感受,突显项目主题

基于对糖画的讨论,我们了解到糖画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糖为材料,用勺子作为“笔”,糖稀作为“墨”,将糖浆倒在石板上,一气呵成地勾勒出各种形象。其次我们发现制作这两种美食都需要糖浆,那选择什么糖呢?小晟说:“我觉得是软软的QQ糖。”一辰说:“我觉得是黏黏的蜂蜜。”泽泽说:“我觉得是大大的冰糖熬出来的。”到底是什么糖做的呢?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接着一致同意用投票的方式确定,最终选定了QQ糖、蜂蜜、白糖、冰糖,最后统计发现支持冰糖的有13人,白糖6人,QQ糖5人,蜂蜜3人。

通过讨论,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是哪一种糖,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为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投票,顺应孩子的想法,进行统计汇总,这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实操”中建构:实现情境模拟,链接生活,主动学习“有目标”

“实操”的过程即为完成项目探究的过程,幼儿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拓展项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增进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体验。这样也可使得在项目课程中,幼儿可以问题去探究。

(一)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感知“糖”

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糖带到幼儿园来,并把它们都放到了生活区,瞬间生活区热闹了起来。先梦说:“怎么变成糖浆呢?”诗潼说:“把糖放锅里,还要搅拌的。”孩子们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制作步骤。

(二)结合绘本知识,鼓励实践操作

●实录2:绘本阅读中引出“中国糖画”

在阅读区,我利用多媒体与大家一起阅读了绘本《中国糖画》。在阅读中,孩子们了解“糖画的秘密”,对如何制作糖画的方法也有了清晰的认知。结合绘本阅读,引出“糖画”活动,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表现了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以及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创新思维。幼儿在自主选择中深入参与项目课程活动。此环节也是从之前的“阅读学习”到“实践学习”的过渡环节,从项目课程整体的维度,可形成层次化的课程结构,契合幼儿的认知思维和学习能力水平。

(三)细化合作任务,发现问题,讨论“优化建议”

在进入实操阶段之后,孩子们想马上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兴奋不已地准备熬糖了,随之问题也来了。

1.幼儿自发分组,初次尝试熬糖

●实录3:幼儿自主操作“熬糖”

孩子们根据小组合作绘制设计图,自发地分组并召集小伙伴尝试制作,在熬制过程中,孩子们商量了起来,蜂蜜组的艺妍说:“我想试试看,能不能画了?”白糖组的天天说:“我闻到了焦的味道,要加点水了吗?”QQ糖组的乐乐说:“糖融化了就可以做了吗?”活动结束之后,孩子们对熬糖过程中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其他小伙伴。欣欣说:“为什么我们的糖是软软的,我们吃过的糖画是嘎嘣脆的?”晨晨说:“为什么我们组的糖变得硬硬的了?都搅不动了。”乐乐说:“是我们烧的太久了!”欧阳说:“加水就可以了。”天天说:“可是我们加了好多水也没有成功。”可欣说:“到底是什么糖做的呢?”

此环节为实践操作环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种类糖进行“熬糖”游戏”。在“熬糖”时,不同糖为主要的材料,均为幼儿主动学习中的创意表现。在项目活动中,幼儿通过多次尝试、合作、试错、讨论,而非追求标准化的结果。

三、“调整”中总结:关注学习成果,转化经验,主动学习“有反思”

“调整”的过程是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验证主动学习中所提出的建议的过程,也是关注最终学习成果的过程,可将学习的体验转化为主动解决学习问题的经验,为此也是幼儿主动反思的过程。教师则应观察和记录幼儿参与项目课程活动的过程,形成游戏日志,以供幼儿在后续的分享和反思中进行参考。

(一)尝试新方法,改进项目流程,“熬糖”更有趣味

幼儿在熬糖过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也讨论了新的解决办法。在此环节,则可借此建议改进项目活动的流程,让“糖画”更出彩,也能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主动学习情绪状态。从过程到成果的过渡,可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结果。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发现问题,协同教师、同伴、家长、各种资源等多方面的寻找答案,和同伴进行多次尝试熬糖、画糖,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分享新经验,应用游戏日志,“学习”更有体会

分享经验的过程是幼儿总结学习经验的过程,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游戏日志,即为微视频,以这种视听化的方式,支持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自主反思,回顾梳理参与“糖画”活动的过程。同时,也可为大家展示熬糖制作的过程。从幼儿主动学习行为特征的角度分析,反思是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基于反思,才能总结主动学习的经验,积累新的知识,并可应用到生活之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积极反思的好习惯。

总之,基于项目课程助推幼儿主动学习时,应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开展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活动。在活动中,以项目化的方式组织并助推,以任务化的形式细化不同的项目内容,增加幼儿的主动学习机会。幼儿在发现问题时主动表达,再次探究,并进行主动反思,自我评价,促进了幼儿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汪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项目活动展开策略[J].幼儿教育, 2023(16):9-12.

[2] 李娟.幼儿园项目活动实施策略行与思——以大班项目活动"流光溢彩耀双塔"为例[J].云南教育:视界, 2023(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