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规范的研究
魏奕晗 雷槟吉 刘 艳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卷烟厂
一、加强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
(一)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的显著特征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组织运转与个体活动的核心空间。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的网络行为呈现出 " 工作场景与私人场景交织、线上行为与线下影响联动 " 的显著特征:企业内网、即时通讯工具及云端协作平台等构成业务运转与信息共享的关键载体,网络已成为生产经营的 " 基础设施 ";同时,干部职工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及移动支付等私人网络行为,也可能因身份关联对企业产生外溢效应。
(二)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潜藏的风险及传导影响
此类网络行为潜藏着多重风险,既包括商业机密及敏感信息被擅自散播、钓鱼邮件与恶意软件传播等网络安全风险,也涵盖不当言论引发行业负面舆论、不当行为曝光损害主体信誉等社会风险。对于以" 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 为核心使命的烟草行业而言,其干部职工的网络行为更易受到公众关注,任何失范行为都可能被放大为行业性问题。
上述风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特定传导路径形成连锁反应:个体网络行为失范首先可能引发企业信息泄露与形象受损,前者可递进为商业劣势、法律风险及经济与声誉损失,后者则导致社会信任与行业公信力降低,最终制约企业发展。
(三)加强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规范的核心价值
加强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规范,是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的核心举措,可防范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泄露,规避经济损失与商业劣势;是维护企业形象与行业公信力的关键,能防止不当言行引发负面舆论,守护社会声誉与信任;更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为网络空间的业务安全高效运转筑牢根基。
因此,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既是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亟须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以系统性破解管理难题。
二、进一步加强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规范的对策建议
针对烟草企业网络行为规范管理在认知、制度、技术、协同层面存在的系统性短板,需构建以“思想引导、制度约束、技术防控、协同管理”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框架,通过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形成闭环治理模式,系统性破解网络行为规范管理难题。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强化思想教育与引导,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1. 分层分类精准施教
针对干部和职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对于干部,培训内容应侧重网络安全责任、网络舆情处理、涉密信息保护等方面,增强其对网络行为规范管理的重视度和领导力;对于职工,培训内容应聚焦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网络行为操作规范、常见网络风险防范等方面,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
打造“场景化实训基地”,结合行业内外典型案例开展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辩论强化应对能力;编制“烟草行业网络行为指南”,结合典型案例编制图文手册、短视频课程,提升教育实用性;建立“警示教育常态化机制”,定期通报行业内外网络行为失范案例,举办专题研讨会,将“他人教训”转化为“自身警醒”。
(二)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明确行为边界
1. 完善网络行为管理规则
细化禁止性规定清单,明确社交平台上禁止发布的内容,包括涉密信息、负面舆论及虚假或不当言论等敏感内容;补充新兴网络场景规范,对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AI 工具、虚拟社区等制定专项行为准则;衔接法律与行业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与《烟草行业数据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涉及的网络行为规定进行精细化分解,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行为准则,形成制度合力。
2. 强化制度执行刚性
建立“失范行为分级处置清单”,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程度划分惩戒等级,构建包含警示、经济处罚及法律追责在内的多层次递进式监管体系;落实“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将网络行为规范纳入干部述职述廉的核心内容,对分管领域发生重大失范事件的,需追究相关领导的连带责任。
(三)提升技术防控能力,筑牢安全屏障
1. 升级技术防护体系
部署“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系统,对涉密文件从生成、传输、存储到销毁的全流程加密,强化溯源能力;建立“网络行为基线”,通过大数据分析常态化网络行为特征,一旦偏离基线,立即启动异常核查;实行涉密信息“水印追踪”,在涉密文件中嵌入水印标记,一旦发生信息泄露,能够快速追溯信息来源,便于责任追究。
2. 划分网络安全区域
严格划分办公网、业务网、互联网,实施跨区域数据传输管控;设置差异化访问权限和安全策略,保障企业涉密信息和关键数据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传输和存储;加强对移动设备接入认证管理,限制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
(四)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1. 成立跨部门工作组
由党委牵头,联合网信、纪检、人事、法务部门组成专项小组,明确“四责协同”机制:网信部门负责技术支撑和网络监控,纪检部门负责监督执纪和违规查处,人事部门负责将网络行为规范遵守情况纳入考核与评价,法务部门负责合规审查与法律支持。
2. 建立“数据共享 + 联动处置”流程
在数据共享环节,网信部门定期推送“网络行为异常清单”至纪检、人事部门,纪检部门将查处结果反馈人事部门,实现违规处置与绩效考核衔接。以此为基础,对重大风险事件启动多部门快速响应,通过技术溯源、责任认定、结果应用等协同环节,确保高效处置。
3. 完善考核与奖惩机制
将网络行为规范遵守情况纳入干部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标准和权重。建立“容错 + 严惩”机制,对无意失范且及时纠正者,视情况给予容错处理,鼓励干部职工主动改正错误;对故意违规、造成损失者,严肃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提升管控效能
1. 构建“人防 + 技防 + 智防”监控体系
人防层面设立网络行为监督员,承担日常提醒与定期排查职责;技防层面升级终端管理系统,实现外发文件控制与设备接口管控;智防层面引入 AI 行为分析平台,利用算法识别高风险行为并自动触发预警,推送至监管部门。
2. 完善移动终端管理
推行关键岗位 " 专机专用 " 制度,预装安全防护软件,限制私人应用安装,对通讯数据进行全流程监控;明确个人设备使用规范,禁止用个人移动存储、传输涉密信息,接入企业内网需通过“安全认证 + 权限分级”。
总之,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烟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规范面临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规范工作刻不容缓。通过构建“思想引导、制度约束、技术防控、协同管理”的四位一体框架,形成全链条闭环治理,既能明确行为边界、筑牢安全屏障,又能提升网络行为规范管理的系统性与有效性。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干部职工规范网络行为,维护企业信息安全与行业公信力,为烟草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