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教”融合 内外兼修
李花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益宁街道花柯小学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与食堂管理工作的深刻认知,于教育体系而言意义非凡。教育教学旨在培育学生知识与品德,食堂管理关乎师生健康与生活品质,二者看似分离,实则紧密相连。深化“食、教”融合,一方面,可在课堂融入营养知识、食品安全科普,让教育内容更贴近生活;另一方面,教师参与食堂管理决策,监督食品质量与服务流程,以实践反哺教学。这不仅能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中融会贯通,更能促使教师在跨界实践里,拓展视野、积累经验,全面提升职业能力与素养,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素养提升;“食、教” 融合; 相同之处; 成长路径
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亦引用此句,意思是读书成才,必须先立下志向。只有立好远大的志向,才能够有正确的方向以及目标,如果立志不坚定,最终难有所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定义诠释了教师的本质——教书育人。教师在备、讲、批、辅、改里做社会的守望者和传播者。作为教师的我曾万丈雄心立志——在知识的传播里,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学校背景及工作初认知
从教20余年来兢兢业业,秉承此志,不忘初心,近年因工作调整,除担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分管学校德育、总务以及食堂工作。
花柯小学地处城南片区,是城中村,属街道小学,享受国家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人数2370人,另,花柯小学学生家长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外出打工人员,家长中午不能或不方便对学生进行接送以及监管,因此家长委托学校家委会对学校提出午餐午托要求,学校鉴于此情况于2021年实行午餐午托,一是保障学生的营养均衡,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监管下把作业高质量完成,三是避免中午学生无人监管后四处游逛造成的极大安全隐患,从而解决家长的顾虑,因湖畔小学不具备供餐条件,早餐、午餐均由花柯小学配送,故花柯小学食堂早餐供餐人数2985人,午餐供餐师生人数2953人。
刚接到工作调整时,我一度以为食堂工作一是只要做好营养健康可口的饭菜,让师生满意;二是整理账目单据,规范好财务管理就可以了。于是,我豪情万丈的在志向上又加上一句——在知识的传播里,塑造健康人格!在安全的食品里,塑造强壮体魄!
但在我实实在在接触食堂管理工作后才发现,这只是浩瀚的食堂工作的冰山一角。供货商怎么招标?食材验收怎么严格要求?出入库怎么登记?留样是否达标?消毒是否到位?厨余垃圾如何处置?各种表册如何填写?
二、食堂工作的复杂性
食堂管理从食堂工作人员的每日晨午检开始,到加强各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到加工过程的全程控制,如从食材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的严格管理,到过程监督,如清洗、留样、消毒等的规范要求,再到集中整治,再到上级各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等社会共治。繁杂琐碎、林林总总、拉拉杂杂但又必须认认真真、规规范范,不能半点敷衍马虎,近3000人的庞大供餐人数,必须保证供餐的健康卫生安全合规!突然的认知让我每天小心翼翼,谨谨慎慎,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变成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之所以长久喜欢或坚持一项事务一定是擅长或适应带来的成就感或轻松感,而既杂又繁的后勤工作,又因个人能力欠缺造成事倍功半的工作效率,让我一度深感无力沧桑。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可虽说理想是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但是道路上坑坑洼洼的泥塘以及大大小小的石子总是让人时常摔倒,它们让人伤神,伤身,伤心!深切体会到:让你痛苦的,不是漫漫长路,而是鞋里的石子。想要的两全其美,往往不能事尽人意。此时深感自己的浅薄、渺小,志向的浮夸、可笑。一边是知识储备能力提升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边是严肃严谨科学规范的食堂工作,工作责任重大,但个人能力欠缺,深感彷徨,忐忑至极。那时,天天想着如何辞去此工作,然,一直未能如愿。
三、工作困境与反思
当问题不能摆脱从而让人解脱时,唯有解决才是硬道理。《周易》曰: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既然不能摆脱,不如好好接受,于是反省思索:我为什么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和食堂工作有效融合呢?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它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办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深化产教融合,能够让学校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它解决了教育和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国家核心生产力。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效融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亦应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
泰戈尔说:“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如果你感到委屈,证明你还有底线。如果你感到迷茫,证明你还有追求。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还有力气。如果你感到绝望,证明你还有希望。”
四、教育教学与食堂工作的相同处
“抛弃昨日旧枷锁,今日方知我是我”,虽看似不相关的两种工作,坦然接受他们与我共存后发现教育教学工作和食堂工作其实有许多相同处。
(一)、高度的责任感
食堂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从食材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等环节都要尽职尽责确保食品的安全合格,为师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则需要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从备、讲、批、辅、改等环节用心思考怎样有效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全面的服务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根本标志,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食堂工作以及教育工作都秉承这个理念。
(三)不断的创新性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力量。食堂工作要不断创新菜品,满足师生口味的变化;而教学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管理的精细性
食堂工作从工作人员每日管理,食堂食材的采购、加工、配送到分餐陪餐等服务全链条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而教学工作也需要从学生分析,教学计划、备课、授课到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都要环环相扣,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团队的合作性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合则赢天下。食堂厨师、管理员、蒸饭员、洗菜切菜配菜员等都需要分工又合作以确保食品按质按量完成。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各任课教师、行政人员等也需要协同工作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六)时间的管理性
时间就是能力发展的地盘 。无论是食堂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食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食物,而教师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
(七)人际交往的复杂性
据说人类社会里孤独和寂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不得不同你不愿意交往的人打交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食堂30多个女人的地方既有内部的人际交往等各种矛盾亦有与学生和教职工的交流交往,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教师则需要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进行交流。如何和彼此沟通,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处事学问。
五、养根成长之路
尼采说“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深刻了解了食堂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之处后,我坦坦然然的接受,并努力想从从容容的应对,这需要我的“根愈要向下生长”,多吸取养分,让“树”更强壮有力,更耐风霜雪冻。于是,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我的养根成长之路:
(一)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以及一个食堂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七人分粥”的典故以及寓意深记于心,时时鞭策。19世纪中期,一场淘金潮席卷了美国西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向美国西部涌去,但是,在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匮乏,生活水平落后,这让淘金之路异常艰辛。一开始,大家都还是出手阔绰,大把花钱,然而,年复一年,绝大部分人没有淘到金子,反而花光了积蓄。有相当一部分人放弃了淘金梦,也有一部分人在淘金路上撒手西归,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执着的坚持着淘金梦。有七个淘金者,走到了一起,他们身上的钱所剩不多,于是,大家商量在一起吃住,将七个人的钱财全部集中在一起,每天喝粥度日,这样可以熬过一段时间。然而,队伍刚刚组建起来,问题就来了,要想在西部呆的时间更久,以便找到金子,就必须让仅剩的钱财更充分的利用,于是,大家认为从那天开始,每天拿出一小部分钱财,然而,他们发现,这每天的钱财只能买粥,于是,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从今往后,天天吃粥。
一开始,大家围坐在粥桶旁,很随意的吃粥,这样一来,吃的快的人吃的稍微饱一些,慢的人则吃不饱。久而久之,有人开始不满,于是,他们想了办法,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粥,这样,大家就不用抢了。但是,谁来分粥呢?于是,他们决定以抓阄的方式判定谁来分粥,每天轮换一个。可是,问题又来了,每周下来,大家发现,只有一天是吃饱的,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只有这一天,才会给自己分很多粥。很明显,这行不通,大家又开始想办法,如何更好的分粥呢?
后来,他们想到推举一个人来分粥,这个办法比起每个人轮换一天的办法的确强多了,然而,时间一长,问题又来了。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其他六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分粥的人,搞得队伍一片乌烟瘴气。于是,大家又重新商定分粥方式,有人就提议,可以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其他四个人则组成评审委员会,分粥的时候,先由分粥委员会分粥,再由评审委员会评审,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吃粥了。果然,这个办法很快奏效,然而,时间一久,弊端也显露出来,大部分时候评审委员会都不满意分粥委员会的劳动结果,这样,等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而且使得大家淘金的时间减少了。之后,大家又开始想其他方式,最后,有人提议,同样是轮流分粥,但和之前的办法稍微不同,那就是先不固定饭碗,由分粥的人平均分配七人的粥,分好后,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才能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粥。
终于,这个方式让每个人心里都非常舒服,也觉得非常公平,这个方式一直被沿用到七个人分开的那天。此故事让我牢记:及时的公平公正公开,严格的核算奖勤罚懒。更亦牢记: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终身学习,过硬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年少时,贪玩懒惰,常常断章取义庄子话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来放纵自己的自由散漫,不思进取,直到工作遇到问题时才发现已追赶不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步伐。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习总书记说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为了不辱使命,我们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具备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通过参加专业能力的培训、大量阅读专业知识书籍、与同行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从而达到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提出教学的十六字方针,教的十六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的十六字:“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深度概括了教师学习的方向以及目标。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孔子亦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工作岗位上,多问问自己:与人为善服务之心够不够?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够不够?戒骄戒躁态度够不够?总会学有所得。在教学上如此学习,食堂的管理上亦如此。
(三)心理健康,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
教师心理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对于教育教学工作、食堂管理、个人发展以及家庭和谐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具备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面对现在的工作压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上级各部门的各类检查督导,各类问题的整改报告,有时候让人疲于应付,一个良好的自我调整能力,能很好的平衡个人情绪和情感从而保持稳定和积极的心态。更有效的促进良好的教学和师生关系,处理好食堂人员的内部矛盾关系,亦更好的处理好家庭关系。良好的心理健康更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不盲目自大。自觉做到修身修为,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
因此,无论是食堂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工作,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认真去做一个思想有境界,语言有魅力,在人格和学识上有进步的老师。虽离王阳明要求的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距离很远,但,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六、结语
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的,食堂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的志向朴素又艰辛,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努力使二者“融合无间,浑然一体”。真正做到食教融合,内外兼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求是》杂志将发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
[2]谢意浓.《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意义及路径探析》道客巴巴2017
[3]《荀子·修身》
[4]《孟子.离娄上》
[5]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6]《周易·系辞下》
[7]《七人分粥的故事》安徽郭磊刑辩律师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