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作者

黄春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市 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ERAS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胃肠外科;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

胃肠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生理应激反应和并发症风险[1]。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无法充分满足患者快速康复的需求。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逐渐应用于临床,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减少术后应激、优化术后管理等措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本文探讨了ERAS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②符合胃肠道疾病手术适应症;③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③术前存在急性炎症、感染未控制者;④术中发生意外或转为急诊手术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禁食禁水、术中常规液体管理、术后常规补液及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术前教育与心理干预:通过多学科团队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流程和康复计划,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②术前准备:术前不再常规禁食12小时,鼓励患者术前2小时饮用碳水化合物饮品,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③术中管理:选择个体化麻醉方案,减少术中输液量,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低温和过度水化。④术后康复措施:尽早拔除胃管和导尿管,减少卧床时间;术后6小时内开始鼓励患者床旁活动,逐渐过渡到下床行走;术后24小时内给予少量流质饮食,逐步增加进食量;加强营养支持和个体化疼痛管理。

1.3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时间: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住院时间:从术后至出院的总天数。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5/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26,P<0.05)。

2.3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2±1.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0±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P<0.05)。

2.4患者满意度

通过术后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21,P<0.05),见表3。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护理模式旨在通过优化围术期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ERAS护理模式在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及术后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多项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其在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ERAS护理模式能够加速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术前不再常规禁食禁水、术后早期活动及合理的营养支持措施有关。传统护理模式通常要求患者术前禁食禁饮12小时以上,而ERAS护理模式鼓励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饮品,减少了术后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2]。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ERAS护理模式通过减少术中输液量、保持患者体温及术后早期活动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恶心呕吐和肠梗阻的发生率。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和导尿管,减少了插管相关感染的风险;早期进食和活动则促进了肠道蠕动,有助于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2±1.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0±2.3)天(P<0.05)。缩短住院时间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还能够提高病床的周转率,为更多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机会。ERAS护理模式通过优化术后康复流程,促进患者早期出院,减少了住院时间,符合当前医改政策下“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医疗效率”的要求[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ERAS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术前教育和心理干预,减少患者术前焦虑;术中和术后加强疼痛管理和个体化营养支持,改善了患者的康复体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也为临床推广ERAS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患者基础[5]。

综上所述,ERAS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 林艺武;卓慧珍;林琴.中国当代医药,2023(09)

[2] 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王炜红.甘肃科技,2023(02)

[3]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J]. 曾祥宇;熊振;励超;高金波;蔡开琳;王征;王国斌;陶凯雄;蔡明.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3(02)

[4]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 兰文玉.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12)

[5]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与控制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张海霞.中国医药指南,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