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二期压疮患者局部冰敷的护理新体会

作者

杨丹

株洲市渌口区中医医院科室:重症医学科412100

杨丹 学历:本科 出生日期:1984.10.07

摘要:本文主要对近期我院1例足跟部二期压疮患者的护理展开分析,在实施护理期间,针对该例患者的压疮情况,在常规压疮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局部冰敷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经3d护理,患者压疮消失,现对其护理进行总结。

关键词:二期压疮;局部冰敷;护理;体会

前言

压疮,也称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导致皮肤和组织的局部损伤。这种压力阻碍了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进而引起组织坏死[1]。压疮常见于长期卧床不起、坐轮椅或有其他限制活动能力的患者,尤其是在骨骼突出部位,如尾骨、臀部、脚踝和肘部[2]。二期压疮是指表皮和真皮层受损,但未穿透到皮下组织的压疮。其特征是部分厚度的皮肤损失,通常表现为一个开放的、湿润的、粉红色或红色的溃疡,伴有疼痛和可能的渗出。局部冰敷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可能被用于二期压疮的治疗,尽管这并不是常规推荐的方法[3]。冰敷可以减少局部组织的代谢需求,降低血流,从而减少炎症和肿胀。然而,冰敷也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因为低温可能损害已经受损的血液循环。

1、病例介绍

患者彭某某,男,68岁,初中文化,无业。

主诉:嗜睡状态,左侧偏瘫,发热,咳嗽,气促

入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12次/分,心率:122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61/83mmHg,大便未解,神志嗜睡。

病程6h+。

既往史:糖尿病10余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史4余年,12年前有脑梗死病史,遗留左侧肢体乏力后遗症;PCI术后3年,曾多次因心衰入院。

2、护理诊断

2.1入院诊断

出血性脑梗死;脑疝;脑实质出血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房颤;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等。

2.2护理诊断

(1)入院后体温偏高。

(2)患者可见明显负面情绪。

(3)患者可见明显病容。

(4)发热第二天发现左侧足跟水泡,大小约2cm×2cm,泡壁厚,为二期压疮(水泡型)。

3、护理方案

3.1压疮护理

II 期压疮:可表现 为完整的或开放/破损的浆液性水疱。水泡:直径<1cm可自行吸收,>1cm可在局部消毒后抽出液体,创面暴露后按照上述方式选择敷料。

压疮的常规护理:双足垫软枕,定时改变体位,局部避免再次受压。

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水量,监测患者的血糖等。

遵医嘱予以特殊物理降温,头部亚低温治疗。

3.2冰敷护理

使用冰袋,进行局部冷敷。

使用冰袋注意事项: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冰敷20-30分钟左右,间隔10分钟。放置的位置正确。注意及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3.3保持受压皮肤清洁干燥

对于压疮患者来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以减轻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还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降低感染的风险,另外,还能减少炎症反应,有利于伤口愈合,促进受压皮肤的恢复。因此,建议患者或家属定期对患者受压皮肤进行清洁,避免污垢、汗液等刺激皮肤,导致感染。尽可能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剂,避免对皮肤造成额外伤害。清洁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柔地擦拭皮肤,避免用力过猛而损伤皮肤。擦干后,患者可根据自身皮肤状况,适当使用护肤品,如润肤霜、保湿乳等,保持皮肤湿润[4]。

3.4使用减压敷料或泡沫床垫

为了减轻皮肤受压的程度和促进皮肤愈合,压疮患者可使用特殊的减压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银离子敷料)或泡沫床垫,其中,泡沫敷料具有优良的减压性能,能够有效降低皮肤受压的程度;水胶体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为皮肤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促进皮肤愈合;银离子敷料具有抗菌作用,能够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皮肤愈合。泡沫床垫能够根据患者的体重和体型调整支撑力,减轻皮肤受压的程度,泡沫床垫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保持皮肤干爽,预防感染的发生。患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或医护人员的建议选择合适的特殊敷料或泡沫床垫,使用减压敷料或泡沫床垫过程中,定期观察自身皮肤状况,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敷料脱落或破损,并注意保持敷料区域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垢和细菌的滋生。

3.5营养支持

对于压疮患者来说,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减少皮肤受到压力和摩擦的损伤,还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过程,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的速度[5]。以下是一些关于压疮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1)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皮肤和组织修复的重要营养素,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如鱼、肉、蛋、豆制品等。(2)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等营养素对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食物或药物补充。(3)均衡饮食,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身体的需求。(4)保持水分平衡,多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脱水。

4、护理效果

经3d护理,水泡区域已恢复正常。

5、护理体会

5.1总结

压疮在第二期的护理非常重要,若护理不当,往往会使其发展为第三期,甚至是第四期。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多,降温措施使皮肤代谢降低,出汗减少,可减少压疮发生。冰敷在治疗水泡形成疗效较好,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评估适应症:在决定是否使用冰敷前,应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压疮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冰敷可能带来的益处和风险。

(2)保护皮肤:在冰敷之前,应确保压疮区域的皮肤得到适当的保护,避免直接接触冰块或冷敷包,以免造成皮肤冻伤。可以使用薄布或专用的冷敷垫作为隔离层。

(3)控制时间:冰敷的时间应严格控制,通常建议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以防止组织损伤。在两次冰敷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隔时间,以让皮肤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

(4)观察反应:在冰敷过程中和之后,密切观察患者对冰敷的反应,包括压疮区域的血液循环、皮肤颜色、温度和疼痛程度。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冰敷。

(5)避免温度过低:确保冰敷的温度不会过低,以免造成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冰水混合物或专用的冷敷包,而不是直接使用冰块。

(6)教育患者和家属: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冰敷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他们了解如何正确进行冰敷,并能够识别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7)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冰敷通常不是二期压疮的主要治疗方法。应考虑其他促进愈合的方法,如保持伤口清洁、使用适当的敷料、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适当的体位变换等。

(8)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压疮的愈合情况和冰敷的效果,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5.2原因分析

本例患者出现水泡的原因在于,手掌和脚底皮肤具有较厚的角质层,这种具有较厚的角质层的部位,会由于运动摩擦而起水泡。另一个特点是,易起水泡的皮肤往往和深层的组织黏得较紧,受到摩擦时不能跟表面的皮肤一起移动,所以在两层皮肤之会因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而裂开,便迅速组织液进入此裂缝而形成水泡。也可能是运动中因出汗而潮湿的足底摩擦力增大,最容易引起水泡。虽然水泡不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烫伤,但如果皮肤温度增高,产生水泡的速度就会加快。

本文所实施的冰敷原理在于:(1)冰冷刺激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抑制血液循环,减少伤后出血,局部降温抑制损伤局部机体自身代谢水平,减少损伤后局部炎性物质的积累,减轻炎性反应;(2)冰冷刺激可抑制神经传导,具有提高痛阈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降低疼痛的程度。冰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5.3 思考

(1)足跟使用冰袋时位置难以固定;(2)常规冰袋冷冻拿出来时比较硬,可能会对局部造成二次摩擦损害;(3)冰袋频繁更换和间隔时间使用,增加护士工作量;(4)其他冷疗方法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何莉. 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在高危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9):175-177.

[2] 迟慧敏. MDT护理模式对老年压疮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4,10(13):127-129.

[3] 王华英,李丹,余金花.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促进VSD持续负压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缺损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9):112-115.

[4] 徐珍,李艳. 纸尿裤盐水冰袋在四肢骨折早期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47):26-27.

[5] 井凤玲,卢灵霞,常晓涛,等. 冰敷治疗压疮的临床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