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策略探讨
赵忠阳
四川鹏程搏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11700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包括决策阶段的项目定位与规模、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与技术选择、招标阶段的合同条款与竞标情况、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与资源管理以及竣工阶段的结算审核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降低策略,如科学决策、优化设计、规范招标、加强施工管理和严格竣工结算等,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降低策略
一、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因素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降低策略,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一)决策阶段
1.项目定位与规模
项目的定位和规模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的总体水平。如果项目定位过高,规模过大,必然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例如,一些高档商业综合体项目,由于定位高端,需要采用大量的高档材料和先进的设备,工程造价往往较高。
2.建设标准与技术方案
建设标准的高低和技术方案的选择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高标准的建设要求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先进的技术方案虽然可能在长期运行中节省成本,但在初期建设时可能会增加工程造价。
(二)设计阶段
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应该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成本。例如,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减少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的费用;优化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材料的用量。
2.设计变更的频繁程度
设计变更在工程建设中是不可避免的,但频繁的设计变更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设计变更可能是由于设计缺陷、业主需求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每一次变更都需要重新进行工程计算和调整造价。
(三)招标阶段
1.合同条款的明确性
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合同条款不明确,容易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争议,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例如,合同中对于工程变更的计价方式、付款方式等条款不明确,可能会在结算时引发纠纷。
2.竞标情况
竞标情况也会影响工程造价。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往往会降低报价,从而降低工程造价。但如果竞标不充分,或者存在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工程造价可能会被抬高。
(四)施工阶段
1.工程变更的管理
工程变更在施工阶段是常见的现象,但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工程变更可能是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业主需求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每一次变更都需要重新进行工程计算和调整造价,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资源管理
施工阶段的资源管理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如果资源管理不善,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例如,施工人员的不合理安排可能会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材料的浪费和采购价格过高可能会增加材料成本;设备的闲置和维护不当可能会增加设备成本。
(五)竣工阶段
1.结算审核的严格程度
竣工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结算审核不严格,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虚高。结算审核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对于不合理的费用应该予以剔除。
2.工程质量与保修费用
工程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后期的维修费用增加,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保修条款,合理确定保修费用。
三、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策略
(一)决策阶段
1.科学进行项目定位与规模确定
在项目决策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科学确定项目的定位和规模。避免盲目追求高档、大规模项目,确保项目的投资效益。
2.合理选择建设标准与技术方案
在确定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要求、投资预算和长期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避免过高的建设标准和不必要的先进技术。
(二)设计阶段
1.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应该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例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优化建筑布局、选择经济适用的材料等。同时,设计单位还应该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
2.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管理制度,规范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对于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应该及时进行工程计算和调整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招标阶段
1.明确合同条款
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应该明确工程的范围、质量标准、计价方式、付款方式等条款,避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争议。同时,还应该明确工程变更的计价方式和审批程序,确保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章可循。
2.规范招标程序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程序进行招标,确保招标的公平、公正、公开。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避免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还应该合理确定标底,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报价。
(四)施工阶段
1.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变更的审批程序。对于必须发生的工程变更,应该及时进行工程计算和调整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施工单位擅自变更工程内容。
2.优化资源管理
加强施工阶段的资源管理,合理安排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例如,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加强材料管理,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和用量,降低材料成本;通过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成本。
(五)竣工阶段
1.严格结算审核
建立严格的竣工结算审核制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结算审核。对于不合理的费用应该予以剔除,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竣工结算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造价。
2.控制工程质量与保修费用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明确保修条款,合理确定保修费用。对于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维修费用,应该由施工单位承担,避免增加工程造价。
四、结论
建筑工程造价受到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等各个阶段的多种因素影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在决策阶段,要科学进行项目定位和规模确定,合理选择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在设计阶段,要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在招标阶段,要明确合同条款,规范招标程序;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优化资源管理;在竣工阶段,要严格结算审核,控制工程质量和保修费用。只有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才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鸿行. 探讨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策略[J]. 建材与装饰,2024,20(24):67-69.
[2]王飞宇.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策略的探讨[J]. 居业,2024(4):169-171.
[3]胡艳玲.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策略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