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与实践
肖柏
黑龙江省龙督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从城市中的跨江、跨海大桥,到山区的高墩大跨桥梁,对桥梁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桥梁结构;施工应用;承载能力;耐久性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桥梁施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预应力技术原理与分类
1.1基本原理
预应力技术核心是在桥梁结构受到外荷载作用前预先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在结构中形成预压应力。在桥梁结构需要承受如车辆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多种外部荷载的情况下,预压应力有能力有效地中和由这些外部荷载引发的部分或全部拉应力,从而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抗裂和承载性能。以普通简支梁桥为例,通过对梁底施加预应力,使梁受到车辆荷载和其他外荷载作用下,由于预压应力作用,梁底本来会出现拉应力,进而推迟裂缝产生与开展,确保梁体结构完整安全。在微观上,施加预应力使得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混凝土颗粒间粘结力加强,结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
1.2技术分类
预应力技术有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先张法即浇筑混凝土前,用张拉设备张拉预应力筋至设计控制应力处,暂时锚固于台座或者钢模中,再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时,将预应力筋松弛,利用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混凝土中形成预压应力。在此过程中张拉设备是否准确与稳定非常重要,常见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油泵等等,这些设备都需要经常校准与保养才能保证张拉应力准确。后张法就是先将混凝土构件浇注好,构件内部按设计要求留出孔道,当混凝土到达一定的强度时,再将预应力筋穿人孔道,再用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最终将预应力筋和混凝土经孔道压浆成型。采用后张法进行施工时,孔道预留质量,预应力筋穿束工艺和压浆密实度是施工质量关键。
二、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施工中的优势
2.1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通过施加预应力,能够显著改善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有效提高其抗弯、抗剪能力,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在大跨度桥梁中,如悬索桥和斜拉桥的主梁采用预应力技术,能够增强主梁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更大跨度的跨越。以某大型斜拉桥为例,通过在主梁中合理布置预应力筋,使得主梁在承受巨大的自重和车辆荷载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线形和结构性能,大大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跨越能力。从力学原理上分析,预应力的施加使得结构内部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
2.2增强抗裂性能
预压应力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抵消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延缓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提高桥梁结构的抗裂性能。对于处于恶劣环境下的桥梁,如沿海地区的桥梁,长期受到海水侵蚀、海风腐蚀等作用,结构的耐久性面临严峻挑战。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因拉应力导致的裂缝产生,从而避免海水等有害物质渗入结构内部,腐蚀钢筋,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对多座沿海桥梁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桥梁,其裂缝出现的时间明显推迟,裂缝宽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2.3延长使用寿命
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能够显著减少桥梁结构的损伤,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桥梁,由于其结构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减少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变形。据统计,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桥梁,其使用寿命可比普通桥梁延长10-15年以上,同时后期维护成本也大幅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各部位施工中的应用
3.1桥梁基础施工
在桥梁基础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常用于桩基础。通过在桩身施加预应力,能够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和抗拔能力。在软土地基上建设桥梁时,采用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见的选择。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流程包括桩的预制、吊运、锤击或静压入土等环节。在桩的预制环节,要严格控制钢筋骨架的制作质量,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采用合适的振捣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吊运环节,要根据桩的长度、重量和施工现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吊运设备,如起重机、龙门吊等,并严格遵守吊运操作规程,确保吊运过程的安全。锤击或静压入土环节,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参数,如锤击的能量、锤击次数、静压的压力等,同时要实时监测桩的垂直度和入土深度,确保桩的施工质量。预应力施加值的控制也至关重要,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精确计算预应力施加值,并通过张拉设备进行准确施加。
3.2桥墩施工
在桥墩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可用于提高桥墩的抗推能力和抗震性能。对于高墩桥梁,在桥墩中设置预应力筋,能够增强桥墩的稳定性。施工时,先进行钢筋的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确保钢筋的锚固长度和连接质量。然后安装预应力管道,预应力管道的定位要准确,采用定位钢筋将其固定在钢筋骨架上,确保管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接着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避免出现漏振和过振现象。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和压浆。在工艺控制要点方面,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准确是关键,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定位,确保管道的坐标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张拉顺序要合理,根据桥墩的受力特点和预应力筋的布置情况,确定合理的张拉顺序,避免因张拉顺序不当导致桥墩出现裂缝或变形。质量检测主要通过外观检查、超声检测等方法检测桥墩的质量和预应力施加效果。
3.3梁体施工
梁体是预应力技术应用的关键部位。在梁体施工中,根据梁的类型和跨度选择合适的预应力技术。对于简支梁,多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对于连续梁,一般采用后张法。施工流程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等环节。模板安装要保证其平整度、垂直度和密封性,采用优质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竹胶板等,并进行合理的支撑和加固。钢筋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间距、数量和锚固长度符合规范。预应力管道安装要保证其平顺性和密封性,采用定位钢筋将其固定在钢筋骨架上,避免出现弯折和堵塞。混凝土浇筑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防止出现漏振和过振现象,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预应力张拉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应力、伸长值,采用双控法,即同时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当伸长值与理论计算值偏差超过±6%时,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调整后再继续张拉。孔道压浆要保证压浆的密实度,采用合适的压浆设备和工艺,如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确保孔道内的水泥浆饱满。
结语: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结构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显著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为桥梁工程的安全使用提供可靠保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珺璟.铁路PC矮塔斜拉桥整体及索梁锚固区局部应力测试与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8,
[2]王少剑.扇形体外预应力筋抗剪承载力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3]姚兵.沿海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