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李媛媛
沭阳县南湖小学
摘要: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包括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等,并提出了加强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途径;策略
一、引言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业压力、家庭问题、社会矛盾等,一些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出现轻视生命、伤害生命的现象。因此,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教育价值,是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旨在探讨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和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例如,《生命 生命》一文通过描写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等事例,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顽强和珍贵,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例如,通过阅读描写自然风光、动物世界、人物故事等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命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互助,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例如:
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如《桂林山水》《草原》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描写动物世界的课文,如《猫》《白鹅》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描写人物故事的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穷人》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例如:
推荐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精神,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命,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例如:
布置有关生命教育的写作题目,如《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让学生在写作中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写作指导中,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让学生的作文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命。
(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例如:
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话题讨论,如 “如何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等,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命情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围绕生命教育的主题进行演讲,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加强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生命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将生命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设置生命教育宣传栏、播放生命教育视频等方式,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氛围。班级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建设等方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生命教育。
(三)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开展生命教育,可以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发放家长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生命教育。
五、结论
生命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环节中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肖川。生命教育引论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2016 (04).
3.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 [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曹专。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 [J]. 人民教育,2013 (10).
6.朱永新。新生命教育 [M].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7.王定功。生命价值教育论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黄克剑。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年度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22A01YWSQ14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