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唐蓉融
溧城中心幼儿园 单位邮编: 213300
摘要: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民俗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价值。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有助于幼儿亲近自然、感知时节变化,传承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分析其活动内容、实施方式以及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旨在为幼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幼儿教育、体验式活动、传统文化、全面发展
一、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1. 文化传承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通过体验式活动,如讲述节气故事、唱节气歌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每个节气的名称、由来、习俗等,使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心中播下。例如,在“立春”这个节气,可以向幼儿讲述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人们有咬春的习俗,吃春饼、嚼萝卜等。幼儿在参与制作春饼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还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早期的文化熏陶,有助于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自然认知价值
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现象紧密相连。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特征。开展体验式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自然。例如,在“春分”节气,昼夜平分,此时可以组织幼儿观察白天和黑夜的时长变化。在户外,幼儿可以看到桃花盛开、燕子归来等物候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记录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再如“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幼儿可以感受到气温的升高、雨水的增多以及动植物在暑热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有助于幼儿了解自然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身心发展价值
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需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冬至”节气,幼儿参与包饺子的活动,从揉面、擀面皮到包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们动手完成。这不仅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群,还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体验式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如在“清明”节气,开展祭扫先烈、缅怀先人的活动,幼儿可以在庄重的氛围中感受到对逝者的敬重之情,从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活动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如在“芒种”节气,组织幼儿参与种植农作物的活动,他们需要分工合作,有的浇水、有的施肥、有的除草,共同完成种植任务。
二、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内容与方式
1. 故事与歌谣
故事和歌谣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其中,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可以收集或创作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故事和歌谣。例如,有关于“惊蛰”的故事,讲述冬眠的小动物在惊蛰这一天被春雷惊醒,开始出洞活动。故事可以配以生动的图片或简单的动画,增强幼儿的理解。而关于“小满”的歌谣,“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简单易记的歌词配上欢快的旋律,幼儿可以在唱唱跳跳中记住小满这个节气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每天的晨读或课间活动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讲述节气故事或唱节气歌谣,让幼儿逐渐熟悉二十四节气。
2. 手工与绘画
手工和绘画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不同的节气,可以开展相应的手工和绘画活动。比如在“立春”节气,幼儿可以用彩纸制作春幡,用画笔描绘春天的景象;在“大雪”节气,幼儿可以用白色的纸张和棉花制作雪花,用彩笔绘制雪中的房屋和雪人。这些手工和绘画作品可以在教室的主题墙上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在手工和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节气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让他们将自己对节气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
3. 饮食与民俗体验
二十四节气有着丰富的饮食和民俗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可以让幼儿体验节气的饮食习俗。例如在“端午节”(夏至前后),幼儿可以参与包粽子的活动,了解粽子的制作原料和制作方法,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在“中秋节”(秋分前后),幼儿可以制作月饼,感受团圆的氛围。在民俗体验方面,如“重阳节”,可以组织幼儿登山,感受登高望远的乐趣,同时向幼儿讲述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这些饮食和民俗体验活动,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节气文化,同时也能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效果与改进方向
1. 实施效果
(1)幼儿的兴趣与参与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幼儿对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在手工制作节气相关物品时,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制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在故事和歌谣学习中,幼儿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热情,能够快速地记住故事内容和歌谣歌词。
(2)幼儿的知识与能力增长
通过参与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幼儿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在知识方面,幼儿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季节的更替、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在能力方面,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观察节气物候现象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并且能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3)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在体验式活动中,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他们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节气习俗、传统节日等表现出了尊重和喜爱。例如,在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后,幼儿会主动向家人讲述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节日知识,并且希望在家中也能继续体验这些传统习俗。
2. 改进方向
(1)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虽然目前的体验式活动已经涉及到了二十四节气的部分文化内涵,但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文化学者到幼儿园进行讲座或指导,深入解读每个节气背后的文化意义、历史渊源等。例如,对于“大寒”这个节气,除了了解其寒冷的气候特点和相应的习俗外,还可以深入探究大寒在古代农耕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2)加强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家园合作能够更好地开展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的意义和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参与相关活动。例如,在“谷雨”节气,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提供种植指南,让家长和幼儿在家中一起种植花卉或蔬菜,共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3)整合教育资源
整合幼儿园内外的教育资源,能够为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更广阔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如公园、植物园等,在节气到来时,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一些大型的节气活动,如社区的中秋晚会、春节民俗活动等,让幼儿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
结语: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文化传承、自然认知和身心发展等多方面的价值体现,以及在实践内容与方式上的不断探索,我们看到了这些活动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在实施效果方面,幼儿的兴趣、知识能力和文化认同感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将二十四节气体验式活动与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孟昭文.在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启蒙,2024,(06):56-57.
[2]张东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民族文化与幼儿园教育食趣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索[J].幸福生活指南,2023,(41):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