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生深度学习的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作者

徐金花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南通市226100

作者简介:徐金花(1977.07  -)女,汉族,江苏海门  ,本科,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中职农业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南通市”2023-2025学年度南通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课题:ZJJG2023059《基于中职生深度学习的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愈发重要。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进而提升创新素养。本文探讨了基于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生深度学习的创新素养培育方法与策略,旨在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生产技术;深度学习;创新素养;实践研究

一、引言

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畜禽养殖、疾病防治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当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创新素养对于该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推动技术进步具有关键作用。深度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批判性思考和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创新素养培育高度契合。通过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可激发其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创新素养培育方法与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深度学习与创新兴趣

1. 引入行业实际案例

在教学中,教师收集畜禽生产领域的真实案例,如某养殖场在应对突发疫病时的创新防控措施、新型养殖模式的成功应用案例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行业情境中,感受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主动开展深度学习。例如,在讲解畜禽疫病防治课程时,引入某大型养猪场遭遇非洲猪瘟疫情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该猪场从疫情监测、防控措施制定到后续恢复生产等一系列环节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改进。

2. 开展实地调研与实践

组织学生到畜禽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加工厂等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生产流程,观察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真实的实践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在学习畜禽养殖环境控制课程时,安排学生到现代化养殖场,实地测量养殖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分析当前环境控制措施的优缺点,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改进建议,如设计新型通风系统或温湿度自动调节装置等。

(二)设计项目式学习,促进知识整合与创新实践

1. 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

在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创新实践的关键举措。教师依据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需求,精心构建一系列贴合实际的项目主题。例如“规划一座智能化养猪场”项目,学生还需综合考量猪舍的科学选址与合理布局,依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特性挑选适宜品种,结合饲料营养知识设计精准配方,运用养殖环境控制技术确保猪舍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条件达标,同时还要制定全面的疫病防控体系。

2.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大胆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例如,在“研发一种新型畜禽饲料配方”项目中,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原料,开发具有成本优势和营养价值的新型饲料配方。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实验条件,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创新想法。通过项目的完成,学生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深度整合与应用,还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了创新素养。

(三)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1. 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合理分组,每组4 - 6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提出一个关于畜禽生产的复杂问题,如“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并降低生产成本”,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有的学生从饲料营养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有的学生从养殖环境优化方面进行分析,有的学生则从疫病防控角度提出措施。通过小组内的充分交流与合作,学生能够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定期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如畜禽养殖技能竞赛、创新方案设计竞赛等。竞赛内容紧密围绕专业课程知识和实际生产需求,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展示成果。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断优化创新方案。例如,在畜禽养殖技能竞赛中,各小组需要在模拟养殖场环境中完成从雏鸡饲养到成鸡出栏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环境管理等,竞赛评委根据各小组的操作规范、养殖效果和创新亮点进行评分。这种竞赛活动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深度学习资源与创新空间

1.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

教师借助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程视频、电子教材、案例库、模拟仿真软件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在学习畜禽疾病诊断课程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观看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视频、病理切片图片,利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疾病诊断操作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线学习平台还支持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拓展创新思维。

2. 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在教学中引入VR和AR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VR技术模拟畜禽养殖场的内部场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畜禽的生长环境、养殖设备的操作流程等,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在学习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时,通过AR技术,学生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扫描教材中的图片,呈现出三维立体的畜禽器官模型,更加直观地了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这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深度学习的空间,为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项目式学习、加强合作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效促进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生的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培养出适应现代畜禽生产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创新素养培育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静,孙海涛.中职生学习内动力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以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学生为例[J].畜牧兽医杂志,2023,42(06):100-102.

[2]刘聪,张玉环.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及解决对策[J].畜禽业,2024,35(09):69-72.

[3]苏静,孙海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为例[J].畜牧兽医杂志,2024,43(05):143-146.

[4]赖江连,杨润生,徐雪怡,等.中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岗位研究[J].农家参谋,2024,(2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