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音乐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

作者

白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710061

基金项目:

2023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音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研究 (23JG011Z)

摘要:音乐技能实践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难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推动音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音乐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 ”,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引导学习者由浅入深的进行深度学习,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做为混合式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学质量监控更不能照搬线下课堂模式,有必要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因此,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优势,深度聚焦“数字化 ”,用“数字化 ”深化教学改革,用“数字化 ”把脉教学质量,服务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

混合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旨在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数字化学习有机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1.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音乐技能实践课程中,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和练习;其次,它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示范、音频资料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技能;最后,它支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主要体现在技能训练、艺术表现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在技能训练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各种音乐表演技巧;在艺术表现方面,学生需要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学生需要发展音乐创作和即兴表演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通过线上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示范案例,通过线下课堂进行个性化指导和深度互动,从而实现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2.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困惑

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线下课堂教学,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线上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改变了单调的教学模式,使班级授课制和个性化教学、自学等过程更加灵活便利。另一方面线上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音乐作品的共情审美,不利于教书育人的顺利实施。再者,从学生、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发现,既有肯定也有质疑。其次网络平台良莠不齐,有的平台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设置不够合理,有的平台则设置较为繁琐不便于实施教学;特别是音乐技能实践课程,在讲授、作业、考核等环节中都涉及较多的感性理解与实践环节,这类术科课程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其教学质量如何进行线上规范、监管、督导和评教,在线学习有效管控,学习浅层次,过程性考核,技术解析,作业质量,教学质量监控等这些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达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保障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音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表现与特点

1.教学表现

①线上环节提供视频示范、AI纠错工具、虚拟仿真练习平台等数字化资源,支持学生自主预习、反复训练与实时反馈;

②线下环节:聚焦技能精进、艺术表达与协作实践,通过教师面对面指导、合奏排练、音乐会演出等形式深化学习效果。

2.教学特点

①双线融合,优势互补

线上:突破时空限制,支持碎片化学习(如利用移动端App练习视唱练耳);

线下:强化人际互动,解决高阶技能难点(如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

②数据驱动,精准教学

通过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练习时长、错误频率、进步曲线等数据,为教师提供客观分析依据。例如,钢琴教学中,MIDI键盘传感器可捕捉演奏力度与节奏偏差,生成个性化改进建议。

③多模态资源支持

整合视频微课(如小提琴指法分解示范)、交互式乐谱(动态标注强弱变化)、虚拟现实(VR音乐厅模拟演出)等资源,增强学习沉浸感。

④动态反馈与即时干预

AI工具实时分析学生练习录音,标记音准、节奏问题(如古筝演奏中的滑音偏差);教师根据线上数据提前预判学生薄弱点,线下课堂针对性强化辅导。

四、音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本着增加课程目标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比重、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的目标,以课程教学大纲所设定的评价考核各环节的量化得分作为评价依据,合理设置各个考核环节的权重。

1. 构建理念

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功能,发挥混合式教学优势,在深入研究教学环境、资源、内容、方法、评价等要素的混合形式、耦合关系、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5]。该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师生双方的参与性,教与学双方的便捷性,课前、课中、课后阶段信息技术融合的实效性,重塑教育结构,优化教学流程,创新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2.构建原则

①以教学资源为支撑

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因此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整理及自制教学素材,搭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适时推送和应用教学资源,为各类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②以学习任务为驱动

将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探究学习、课后巩固复习的任务作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推动教学进程有序开展。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和多人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意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五、结语

本课题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音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考虑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需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实证研究表明,该体系能有效提升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全面发展。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教学质量监控,以提高监控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还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将该体系应用于更多类型的音乐技能实践课程,以验证其普适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辉,刘幸函,王丹,保运行 求质量 转危为机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2020年7期

[2]张秋子,数字化转型下高校小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公关世界,2024年14期

[3]靳依蒙,高校构建全方位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策略--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山西青年,2023年10期

作者简介:白艳,女,汉族,陕西西安,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授,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