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研究
刘光敬
身份证号:371421198208195471
摘要:特殊地形测绘,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矿区环境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技术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在这些难以接近的地区进行高精度测绘成为可能。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对于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矿山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绘技术
引言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测绘工程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时代变迁、给予工程建设行业及企业有效的测绘技术支持,新形势下,加快落实测绘工程技术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及人员能够提高对技术革新的重视,多角度分析当前测绘工程技术现状,包括其创新的必要性、应用情况以及改革创新难点所在等,以更好地落实测绘工程技术改革与创新。
1测绘工程技术概述
测绘工程技术是一个集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工艺学等各类学科知识,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并解释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测绘工程技术分多个具体技术类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测绘工程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据驱动、多学科交叉、功能多样、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其中,在数据驱动方面,测绘工程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目标地理信息数据,在这一过程当中,数据的质量、数量对技术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在功能操作与应用范围方面,测绘工程技术通过测量目标物体能够获取相对准确的三维坐标,同时还可以达到速度测量、时间测量等效果。随着测绘工程技术不断成熟,在应用范围上,已逐步普及到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既可以实现地形、工程测绘,也可以实现航空摄影、海洋测量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除此之外,测绘工程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测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等方面,以GPS技术为例,现阶段已实现半小时20km的相对静止位置测量,不仅如此,在静止位置的快速测量中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速度。
2测绘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类型
2.1GPS技术
在测绘工程中,对特殊地形进行精确测绘是一个技术密集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高级技术的综合应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特殊地形测绘是一种针对地形复杂、地理条件极端或难以直接接触区域的测绘技术,其目的在于为矿业开发提供详尽准确的地形、地貌及相关地质数据。这一过程通常要求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和其他数字测绘技术,以捕获、分析、管理和呈现地理空间数据。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而且能够实现对特殊地形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控和分析。特别是在不可达或高风险地区的测绘中,这些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2.2RS技术
遥感技术(RS),作为测绘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使用无需直接接触地表的传感器来收集有关地球表面和大气的信息,从而为特殊地形的测绘提供一种高效、精确的手段。该技术依赖于从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能够覆盖广阔而难以接近的地区,是测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S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人员能够迅速获取特殊地形的表面特征、变化趋势和资源分布,无论是在复杂多变的山区、遥远的荒漠还是密不透风的森林地带。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测绘专家可以识别和评估矿产资源的潜在位置,监测环境变化,规划开采活动,并最终实现对矿山区域的有效管理。此外,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RS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细致的地形信息,促进矿山规划和开发的科学化、精细化。然而,尽管RS技术的高效性和广泛应用,测绘人员仍需面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处理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更新的挑战,不断提升遥感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3组网测绘技术
组网测绘技术,则是在特殊地形测绘领域中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它通过构建一个由多个测量节点组成的测绘网络,实现对特定区域高精度、高效率的空间信息采集。每个节点可独立进行数据采集,并与其他节点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复杂地形的精确测绘。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的矿山区域,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测绘方法在这类地形下的局限性。组网测绘技术不仅能提高测绘的效率和精度,还能增强测绘数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通过精确的地形数据模型,矿山设计和规划更为科学,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高效。该技术的挑战在于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以确保测绘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准确传输。
3特殊地形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山区地形测绘技术
山区地形测绘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地形的复杂性和环境条件的严苛性,高山深谷的地形特征使传统测绘方法难以获取全面且高精度的数据。实时动态控制测量技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通过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进行高精度的三维定位。基准站设在已知点上,实时发送校正数据到流动站,流动站根据校正数据修正自身的测量结果,从而实现厘米级精度的定位。在山区测绘中架设多个基准站,可覆盖整个测绘区域,流动站可以灵活移动,进行连续测量,从而使测绘人员在短时间获取大量高精度的地形数据。
3.2森林地区测绘技术
森林地区测绘技术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植被的密集和高度变化对测绘数据获取的影响。激光雷达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其返回信号,穿透树冠,直接测量地面高程和植被高度,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表面模型。通过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获取的大范围的地形和植被数据,可用于植被类型分类、森林覆盖变化监测及生物量估算。然而,遥感影像在森林密集区会受到光照和云层等因素的干扰,影响数据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影像校正和处理。此外,无人机具备高灵活性和低空飞行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形和植被影像。
3.3旧城镇村社房屋的测绘技术
在进行旧城区测绘时,测试站点设立在建筑物的角点、交会处和关键位置,精确测量这些点,能确保草图的准确性。使用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对每个测试站点进行详细测量,获取其三维坐标。根据这些数据绘制草图,标注各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和形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测绘的精度和效率,采用激光扫描和无人机测绘等技术快速获取建筑物的详细三维数据,生成高精度的数字模型,在短时间覆盖大面积区域,获取高清影像,为草图的精细化提供丰富的参考数据。
3.4泥泞滩涂地区测绘技术
泥泞滩涂地区地质结构松软,水文环境变化无常,给测绘工作带来了挑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实时动态控制测量技术获取高精度的地面高程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实时动态控制测量技术利用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供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定位,使等高线测量更准确。在滩涂地区布设基准站,流动站在不同位置进行测量,获取详细的高程数据。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测绘工具会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基于实际操作经验,我们要主动寻找这些新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勇敢地提供改进方案及意见。同时,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技术设备,将其与各行各业的高效技术相融合,以此促进现代测绘技术的持续优化,推动其走向更科学、更高精度和自动化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杨德浩.测绘技术在特殊地形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5):194-196.
[2]安明庆.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方案及质量控制对策[J].华北自然资源,2020(5):84-85.